
查漏知识 诗歌鉴赏知识整合 知识点一:高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整合 1 知识点二:如何读懂诗的内容和题材 14 知识点三:古代诗歌考点 21 古代诗歌知识点 语言 炼字 炼(名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数量词、虚词、色彩词、拟声词) 炼句 标题、开头、结局、关键句、抒情句、主旨句、过渡句、工巧句、意境句 特点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 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 风格 平实质朴 清新自然 飘逸绚丽 明快简洁 婉约含蓄 豪放雄浑 沉郁顿挫 慷慨悲壮 变形 词性变化、留空补白、颠倒语序 典故 分类 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 来源 民间故事、传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 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佛经、圣经等宗教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 形象 人物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友人送别、羁旅思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爱恨情长,物是人非;热爱自然,悠然闲适; 景物 意象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意境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和平静穆的美 事物 外在特征,内在品质,生长环境,生活习性 技巧 (略) 动(热烈 繁华 喧闹 生机 绚丽)静(恬静 宁静 幽静 静谧) 悲(清冷 凄凉 萧瑟 幽远) 壮(壮阔 壮丽 空旷 雄浑)美(优美 明丽 雅致 清新) 主题 忧国伤时 咏史怀古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建功报国 边塞征战 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 《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 《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别离愁绪 惜别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乡怀人 羁旅思乡 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贬谪失意 闺怨宫怨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白居易《琵琶行》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闲适隐逸 山水田园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志向品质 托物言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生活杂感 题画诗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生活的情趣 拜谒诗 哲理诗 讽喻诗 悼亡诗 应酬诗 情感 积极乐观 愉悦欢快—欣喜热爱—激动兴奋—仰慕钦佩—闲适恬淡—旷达豪迈 消极悲观 忧愁无奈—寂寞惆怅—担忧迷茫—伤感孤独—孤寂悲愤—杂乱无绪 知识点一:高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整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情感】全诗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