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班级开展“行走濮阳,感悟龙乡”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 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把下面这段介绍濮阳的文字推荐给大家,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 判断。(4分) 濮阳,中华龙乡,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记忆。戚城公园的古槐苍劲挺拔,虬技如 龙,诉说着千年①(沧苍)桑;渡渊之盟的遗址静默无言,却是联结古今的文明 ②(纽钮)带。龙碑广场上,浮雕镌刻着先民励精图治的智慧,西水坡的龙虎图腾 熠熠生辉。濮水溽潺,滋养龙乡沃土;新城崛起,续写时代华章。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承载( ) 苍劲()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 ② 2.小组成员梳理了濮阳杂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 息补充完整。(4分) 濮阳杂技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上古时期,这片土地已出现杂技艺术的原始萌芽。进 入汉代后,倒立、扛鼎、马戏等表演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出早期杂技的雏形。至隋代 时,出现了以水为主题的水族百戏表演形式,表演者通过模拟水中生物动态的杂耍动作, 开创了杂技艺术的新流派。唐代是杂技发展的高峰期,高难技目盛行,戴长竿(头顶长竿 保持平衡)、枭巨索(高空绳索特技)等惊险表演成为代表性技艺。此后,在民间庙会兴 起等因素的推动下,濮阳杂技持续创新,衍生出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① 汉代 ③ 唐代 0 0 0 0 0 0 0 萌技艺起源 ② 创水族百戏 ④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濮阳麦秆画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 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麦秆画是中原非遗艺术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匠心。 一。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深度融合,不仅 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更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语文第1页(共6页) ①并通过融合透视原理与光影技法,构建出层次分明的立体视觉效果 ②麦秆画不仅是中原文化的瑰宝,更通过秸秆再利用与工艺苹新,探索出传统手工艺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创作工艺的迭代使麦秆画既保留古朴韵味,又符合当代艺术标准 ④艺术家创新运用熏、熨、烙等手法,赋予麦秆丰富的色彩表现力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4.双休日,小组成员计划前往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进行“秀丽春景”和“悠远文 化”主题游,每天一个游览主题,请你帮忙设计行程。 要求:①行程主题明确;②规划每日参观地点,介绍行程目的;③语言表述简洁有条 理,120字左右。(5分) 台前吴坝桃花节 濮上园 西水坡遗址 仓颉陵 台前吴坝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漫步古黄河畔,感怀《论语》中“①,②”对流水滔滔、时光易逝的 深沉喟叹;行至戚城遗址,战鼓声犹在耳畔,“③,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 守行》)的肃杀之景跃然眼前;迈入张挥公园,弯弓试箭,更懂苏东坡“④,西北 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情。走进新时代,泛舟龙湖,极目远眺, “⑤,⑥”(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壮阔之境尽收眼底;踏春龙城,莺歌 燕舞,“⑦,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生机扑面而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拯救东风240 ①那一年,天文点气候反常,12月,气温一度降至零下30℃,连队前面的小河全结了 冰,我们只能到33公里外的冰湖去拉水。 ②连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