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普通高中招生模拟试卷(D) 语文 座号 实 注意事项: h 品 1.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岩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哭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评卷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7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深人了解我国农耕文化,学校开 展了“农耕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中原农业发展概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 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 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 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義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 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 大禹采用s加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 等相关技术的进步】 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灌溉生 产条 随着民族的rg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 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 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 尊 南密切相关。 (1)“琢磨”一词有两个读音:①zhu6m6,表示对玉器等进行加工打磨,使其精美,常用于 描述玉石的加工过程。②zu6o,表示思索、考虑的意思,常用于表达思考和研究的过 程。另外“磨”还有“ò”的读音,表示粉碎粮食的工具。,结合语境推断,依次出现的两 个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 和 。(2分) 兴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shu 导 rong 合 【中原农耕发展的条件】 ①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中原地区最适宜于人类获取生活资料和发展生产,故而在 这里最先发展起了原始农业。②当时的黄河中下游一带自然植被茂密,遍布郁郁葱葱的 森林和草原,其中生长着众多种类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③原始人在御寒能力十分低下 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温暖的地区生活。④而且河流纵横交错。⑤河南境内的土壤主要是 黄土,含有大量的氨、磷、钾等作物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天然肥力,不需要进一步分化即 可生长植物,只需用木、石等简单的工具就可耕作。⑥加上土层深厚,便于保墒蓄水。 一程民生(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上面这段话,已被打乱顺序,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⑤⑥2①④③B.⑤⑥③②④①C.③②④⑤⑥①D.③①②④⑤6 【农具打制过程】 3.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充铁制农具的制作流程。(4分)》 古代铁制农具的打制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语文第1而(共8页) 出卷网创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