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6623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科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607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监测,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科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2分)D 2.(2分)C解析:A项“青铜神树高约4米”列数字说明数据准确;B项“飞天衣袂飘飘”是描 写而非拟人;C项“双保险”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数字化与传统修复相辅相成;D项小林的话将科 技比作让文物“开口说话”的工具,而非将文物比作翻译官。 3.(2分)示例:科技不仅助力文物复原,让文物开口说话,还推动了文明解读。(意思对即可) 4.(2分)C。 5.(2)C解析:A项“光临指导”稍显生硬,改为莅临恰当;B项“蓬荜生辉”是自谦,用于自己 的家或工作室等,学校是公共单位,此处不合适;C项“拨冗出席”谦敬得体;D项“拙见”是自谦, 不能用于对方。 6.(6分)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 ②独坐幽篁里 ③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非复吴下阿蒙 ⑤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每空1分,有错字或别字不得分) 7.(3分)示例: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源于社会压迫。(1分)例如,他辛苦攒钱买的 车被大兵抢走,体现军阀混战对底层人民的摧残;虎妞难产而死,反映旧社会医疗条件匮乏。社会的 不公与动荡加剧了其命运悲剧。(事例具体得2分) 8.(2分)示例:家是港湾,国是灯塔,照亮千万家的航程。 解析:运用比喻,将“家”比作港湾,“国”比作灯塔。 9.(4分)示例:①学习历史(传统)经典,感悟家国精神;②参与社会实践,践行爱国担当。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写,句式整齐,言之有理即可) 10.(2分)B解析:甲诗“作雪飞”并非嘲讽,而是赞美杨花榆荚在晚春的生机;乙诗“无情物” 并非反衬坚韧,而是以“无情”写春草只是按照自然规律生长的自然属性。 11.(4分)甲诗“杨花”象征平凡却努力的生命,虽无艳丽花朵,仍以“作雪飞”展现活力;(2 分)乙诗“春草”象征顽强生命力,以“绕路边”“无处不延绵”体现其坚韧与无处不在。 12.(4分)①夸耀;② 释:放下;③斤:斧头;④ 虽然:虽然如此。 13.(4分)① 看到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关键字:矢、颔) ② 白泥削尽而鼻子未伤,郢人站立面不改色。 14.(2分)D解析:甲文通过对比康肃自矜与卖油翁淡然突出“熟能生巧”,乙文通过匠石与郢 人的默契体现合作,但未用对比手法。 15.(3分)示例:技艺传承需“熟练”与“默契”并重;如卖油翁“手熟”体现反复练习的重要 性;匠石与郢人的配合说明高超技艺需搭档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16.(3分)A原文第四段明确指出,锂离子的移动机制被比喻为“书籍借还”:充电时锂离子“从 正极脱出、向负极嵌入”,放电时反向移动,电解质则确保过程有序(如同管理员)。B项“随机移 动”与原文“井然有序”矛盾;C项“强制分配”未体现可逆性;D项“阻止移动”错误,SEI膜作用 是稳定而非封闭。 17.C(3分) A项“完全克服”错误,液态电解质易燃仍是技术瓶颈; B项是成本优势,属于次 要因素;C第四段明确提到,锂元素的荷质比最高,结合“脱嵌反应”机制,使锂离子电池具备“高 能形式长期稳定工作”的核心优势,这是其成为“顶流”的根本原因。 D项是市场表现,非技术本质。 18.(3分)荷质比(单位质量对应的电荷量)越高,意味着在相同质量或体积下可储存更多电能 ;锂元素的荷质比在无毒固体元素中最高,因此锂离子电池能实现高能量密度(单位质量/体积储电 量更大);这是其成为高效储能电池的核心物理基础。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2 页) 19.(3分)材料创新(固态化),研发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易燃液态电解质,提升安 全性;安全保障(安全化),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最好大容量,扩展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制造优化 (智能化),应用AI算法加速新型材料筛选(如高导电电极材料),优化电池制造流程与全生命周 期管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