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8516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3075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了解《水浒传》背景知识,梳理与本章节相关的前因后果,理清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变化。 理解文本情节内容,能够抓取关键的细节描写并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体会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感悟林冲被迫反抗的无奈与挣扎。 作者介绍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 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 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 《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了这个队伍。 前情提要 岳王庙前妻受辱 白虎堂上设奸计 野猪林中谋性命 章回体小说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 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的高峰。 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公众号 学校文学社在微信公众号开创了“课本中的小说人物赏评”读书札记专题系列推文, 已发布《关于祥林嫂的“他杀案”》《别里科夫的“茧房”》和《格里高尔的“异化”》几篇推文,目前正准备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撰写推文,现面向全校同学征稿。 梳理故事拟标题 请结合文本情节,探究小说主题,为公众号推文拟写标题。 要求:标题格式参考已发表推文标题,并且阐述拟题思路。 林冲的“复仇” 明线 暗线 林冲 陆 谦 沧州遇旧———买刀寻仇———接管草场———怒杀复仇 酒馆密谋———安排美差———火烧草场———庙前被杀 林冲的“复仇”是情节的高潮 双线叙事 明暗交织 林冲的“突围” 安于现状委曲求全 丢掉幻想杀死仇敌 林冲的性格由“忍”变“狠”,发生蜕变,迎接新生。 情节 林冲反应 岳王庙前妻受辱 “不合吃着太尉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买刀示威,但不敢到太尉府要人 白虎堂上设奸计 认罪休妻 野猪林中谋性命 继续忍让 细读文本画插图 公众号推文需要设计插图,现在向全体同学征稿。 要求: 关注文本中的环境、细节。为作品命名,构思画面内容,阐释创作理念。 细读文本画插图 作品1 名称:风雪之夜 画面内容 夜色沉沉,漫天风雪。林冲挑一杆长枪,转身,走远。 创作理念 文中对风雪的描写由很多,风雪贯穿了全文,也是林冲复仇的“背景”。风雪之苍茫、雄浑,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细读文本画插图 作品2 名称:告别过去 画面内容 远处冲天大火,近处山神庙大门洞开,林冲挺身而出,身后留下一个歪道的酒葫芦。 创作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