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一个朝代兴亡的故事! ē Páng gōng fù 阿房宫赋 一座宫殿 “阿房宫” :读“ē páng gōng” 1、关于阿房宫 “天下第一宫 ”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1、作者简介 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代表作《阿房宫赋》,有《樊川文集》传世。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写作背景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上知己文章启》 关于“赋”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 chī ,舒展散布)文,体物写志也。” 形式上 内容上 手法: 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比喻、夸张; 语言: 讲究辞藻和用典,声律和谐,朗朗上口; 句式: 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咏物 说理 托物 言志 借古 讽今 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及后世模仿之作 汉代流行的大赋 孕育于汉魏之际, 流行于两晋南北朝 的汉赋变体 唐代产生的考试专用的试帖赋,其形式一直沿袭至清末 赋的流变: 汉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骚赋 梳理结构 本文可分几大部分?并概括其大意。说说哪些是“体物”,哪些是“写志”? “体物写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 第一部分(1-2):写阿房宫之 ____ 奢 第二部分(3-4):写阿房宫之 ____ 与 ____ 亡 鉴 体物 写志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揭示建造背景 用材之多,耗费民力之多 学习第一段 内容赏析:总领全文:(夸张)揭示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及工程浩大。写出了秦统一六国的不凡气概和强大声势。 毕:完结。 兀:光秃。 一:数→动,统一。 出:建成。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覆压:覆盖 隔离:遮蔽、遮断(古义) 北、西:名→状,从北边、向西。 构:构建,建造。 走:趋向、通达,延伸。 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缓缓流动的样子 (夸张)占地之广,楼阁之高 地理位置:依山傍水 总写阿房宫宏伟面貌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腰:名→状,像腰一样。 牙:名词作状语,像鸟嘴一样。 缦:萦绕。回:曲折。 抱:拥有、怀有,引申为随着 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 矗:直立、耸立。落:相当于“座”或“所” (夸张)距离之近,楼阁密集 (比喻)装饰、结构美妙精巧 由外及里,由面及点,由远及近; 又由分到合,由点到面 (夸张)宫室之多 古今异义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面向中心攒聚; 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云、龙、虹:名→动,出现云、出现龙、出现虹 行空:横跨半空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冥迷:分辨不清。 (比喻、反问)将无生命之物写活 建筑群错综复杂 “歌台”“舞殿”互文 体现歌舞之盛 通感,冷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