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景导入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还有哪些史实呢? 课程标准: 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搞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民展 和平交融与冲突碰撞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搞倭、援朝战争、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等明朝对外关系的史事。(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了解明朝在努力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感受郑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与勇气,认识其在传播中华文明、沟通中外交流上的贡献。学习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 七下西洋 扬国威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阳人,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得明成祖朱棣赐姓“郑”。 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任务一、指出“西洋”的位置?结合材料指出郑和为何要下西洋? 西洋:指今天文莱以西的 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2.示中国富强; 3.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1.寻找建文帝; 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任务一、整理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思考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船数 最多200多艘 人数 首次27000多人 出发地 到达范围 最远到达 1405-1433年 7次 刘家港 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时间长 规模大 范围广 郑和(1371—1433) 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任务二、找出郑和航海到过的国家和地区。思考郑和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越南 印度 孟加拉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沙特阿拉伯 也门 索马里 出发地 台湾 斯里兰卡 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访过榜葛刺,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时,榜葛刺的国王遗使送来长颈鹿。当时的人们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 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畏艰险、坚韧不拔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支持郑和船队“涉彼狂澜,若履通衢”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材料研读 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任务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①明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明成祖的支持; 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④郑和强大的勇气和组织能力。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 此碑是郑和等人第七次下西洋前夕所立,俗称郑和碑 郑和(1371—1433) 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任务一、阅读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很多国家航海的时间都早几十年。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曾访问过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材料三、一个如此强大的舰队,却没有进行任何侵略与殖民行为,说明郑和时代的中国,真正承担起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欺凌小国,播仁爱友谊于远邦,宣昭颁赏,薄来厚往。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横刀立马靖海疆 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山东人,杰出的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