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910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1《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5-05-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21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上册,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 cover
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青春舞曲》 学科 初中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八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歌曲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音乐风格。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歌词既通俗又富有哲理,寓意深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步入新的年级,又正值少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对青春充满向往和好奇,生理、心理日趋成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八年级的第一单元安排了以“歌舞青春”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本单元选材上突出乐观向上、欢快活泼、丰富多彩的特点,意在引导学生于欢乐、健康中步入青春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经聆听、练唱过程,学生学唱、背唱《青春舞曲》,把握歌曲情绪,提升音乐表现素养。 2、借课件欣赏、实践创造,学生明晰新疆歌曲风格,培养创新与协作精神。 3、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体验作品内涵,树立珍惜青春观念,塑造积极价值观素养。 认知目标评价: 新疆民歌风格阐述、民族音乐认知。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方式:课堂问答、书面作业、小组讨论评价。 能力目标评价 评价内容:歌曲演唱、舞蹈表现。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方式:演唱考核、小组表演、自我录制视频评价。 情感目标评价 评价内容:青春观点表达、行为态度改变。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自评。评价方式:课堂讨论发言、行为观察、撰写心得。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青春舞曲》的节奏与旋律,能够准确且流畅地演唱,深入体会新疆民歌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的风格特点。通过课件欣赏等途径,清晰知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包括特色音阶、节奏型以及旋律的独特起伏变化等。 学习难点:深入感受《青春舞曲》欢快节奏背后所蕴含的珍惜青春的深沉情感,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富有感情地演唱。 教师先进行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整体风格,再通过分段教唱,借助拍手、跺脚等方式强化节奏训练,对复杂节奏型如切分节奏、三连音等进行单独练习;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走向,对比不同乐段旋律差异,加深对旋律特点的理解。 教师示范新疆舞蹈基本动作,讲解动作风格特点及与歌曲节奏的配合要点;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讨论、尝试,共同创编舞蹈动作;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升创新与协作能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视频播放:教师提前精心挑选一段充满活力的新疆歌舞视频,视频中舞者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头戴精美头饰,身着长袍、马甲等特色服装,色彩鲜艳且搭配和谐。舞者们伴随欢快激昂的音乐翩翩起舞,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有旋转、跳跃、手腕翻转、脚步快速移动等,展现出新疆歌舞独特的魅力。 引导观察: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舞蹈动作的特点,如舞者手腕的灵活翻转是如何与音乐节奏相契合的,脚步的跳跃又是如何体现音乐的欢快感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如手鼓的强弱拍交替、乐器的演奏特点等。 提问互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大家对视频中的音乐风格有什么感受?是觉得欢快活泼,还是其他风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引出主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新疆歌舞的热情奔放特点,然后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