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919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20307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2025.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 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全部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 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诗歌,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学校开展以“诗韵千年,墨香流芳”为主 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的诗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升华 情感。小文向你推荐了其中几首经典作品,请你补充完整。(6分) 相关古诗文 情感 式微式微,胡不归?① ,胡为 对统治者的怨愤 乎泥中?(《式微》) 求之不得,② 求而不得的痛苦 悠哉悠哉,③】 (《关雎》)》 ④ ,在城阙兮。(《子衿》) 对心上人的思念 ⑤】 道阻且右。 追求伊人的执着 溯游从之,⑥ (《蒹葭》) 2.小文最近在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他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 词问题的回答,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这其实就是在大力弘扬中 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人们焦躁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抚慰,而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中国诗词大会》无疑就是最好的慰籍。尽管时空相隔,但节目里古诗文中兹含的情感是 贴近当下的。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全民参与的比赛方式启发了很多教师,他们在看完节目 后,也开始在课堂上调整自已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 (1)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的三点好处。(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2)看了节目后小文对白居易的诗文很感兴趣,并在你的推荐下下载了校图书馆APP。 请你依据下图,向他介绍使用流程。(2分) 先秦两汉 用户 魏晋南北朝 搜索 作品 开始 登录注册 者 列表 阅读 唐宋元明 3.小文对唐诗颇有研究,他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一段文字,请帮他给两个加点字注音,并修 改文段中两个书写有误的字。(4分)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①有力的诗篇,传承 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山水诗清新雅至,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 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 高元②。高适的《别董大》书写挚友离别,扬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 4.下面是小文写的一段演讲词,横线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弥漫在四季,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诗词,有的 ,使人读之清醒;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怅惘。我 们从古诗中 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 出蓬勃生机。 A.络绎不绝 腰耳欲聋 汲取 迸发 B.络绎不绝 振聋发聩 获取 焕发 C.纷至沓来 振聋发聩 汲取 焕发 D.纷至沓来 震耳欲聋 获取 迸发 5.小文为“诗词知识竞答”活动整理了一些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又叫《诗》或《诗三百》,共305篇,是儒家“五经”之一,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 义传统的源头。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尤其是颈联,给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