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9541

1.2《离骚(节选)》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8054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离骚(节选),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 学习提示 《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 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学习时不妨结合《屈原列传》,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体味诗人的情志。诵读时要注意诗中繁复的意象、回旋复沓的表达、独 特的节奏韵律,感受其中澎湃激荡的情感。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的意思,反复诵读, 背 诵诗歌, 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结合《屈原列传》,了解屈原的生平和《离骚》,理解诗 人“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3.体会屈原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坚守;感受屈 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正确价值观。 屈原,名平, 原或灵 . 戈国末期楚国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 爱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 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代 表 作 :《离骚》 《九歌》《九章》《天问》。 《 离 骚 》 “风 骚 ”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 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 香 草 统,被 誉为“楚辞之祖”。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 原 力 香 负 *常识积累: 古代姓、氏、名、字、号 姓:在秦汉以前,人们的姓与氏是不一样的。在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 姓是一种氏族的族号, 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古姓很多都是女字旁,如 姬、嬴、姚、姜、姒等,在先秦时代,同姓之间是不能相互通婚的,所以贵族女子无论婚前婚后,都必 须带上姓,以防同姓婚配。 “姓”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 氏:氏是姓的分支。 一个族的子孙不断繁衍生息,就会逐渐扩大, 一个族分成若干支,每个族有自己的 一个特殊称号,这就是氏。“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 “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 名:名是一个人的特称, 一般是出生时由自己长辈所取,也就是幼名,多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和寄 托的殷切期望,并且以此来供长辈们呼唤。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名 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 字:由于成年后,幼年所叫的“名”不便在公共场合叫了,为了让他人尊重自己,必须要由尊长另取一 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所以, 冠“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男子20岁(成人)举 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在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字多是对名的 补充和说明,和名的含义是非常相近的,名只有父母或者老师才能称呼,其他人只能称呼他的字,即使 在朝廷做官皇帝都要称呼他的字以表尊敬,不能直呼一个人的名。 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 ·春官 · 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 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 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 己取号 。 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姓是用来别婚姻;氏则用来别贵贱。 思考:“楚辞”和《楚辞》有何区别 (1)“楚辞”,诗体名。 楚地的歌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新诗 体, “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汉代人将这种文体称之为 “楚辞体”, 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离骚》,所以楚辞也称之为“骚体诗”。 (2)《楚辞》,总集名。 《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