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涂黑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学习完隋朝历史后,制作了一张隋朝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长安 建立时间:581年 B.大兴 人物:杨坚 C.洛阳 都城: D.扬州 朝代特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邪 2.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这些仓窖遗址可用 于研究隋朝 自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 政治制度的创新 : 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含嘉仓遗址 3.唐太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被称为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4.“有人称式则天凶狠的女人,有人赞她为明察善断的君主。如此相悖的评价,前者侧重于(封 建道德标准的)妇德,后者侧重于作为皇帝的政绩…”由此可知,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是 A.站在现代的角度去看问题 B.可以掩饰历史人物的错误 C.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 D.把历史的发展归功于个人 5.唐朝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通过颁布法律进一步完善了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下表),反 映出唐朝 在位皇帝 措施 唐太宗 由国家雇佣非亲“白丁”以照顾孤寡老人,代替服兵役。 武则天 製 掏 悲田(原是佛寺庙,由僧人对弱势群体进行照顾)养病,从长安以来,置使 专知,国家矜孤恤穷,敬老养病。 唐玄宗 京城乞儿,悉令病坊收养,官以本线收利给之。 A.以民为本,缓和矛盾 B.政治清明,包容开放 C.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D.老有所依,休养生息 6000方人)圆人ut 6.下面是《649-760年唐朝人口统计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5000 41414531 5292 A,649年至755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4000- 3000 2000 1900 1690 B.唐玄宗时期唐朝人口达到鼎盛 1000 郭 C.755年至760年人口锐减是因为黄巢起义 0 649726741 755760 D.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利于唐朝人口增长 7.75年,一名李姓商人为躲避战祸辗转流亡,其流亡大致路线是“河北一洛阳一潼关一长安 一四川”。这名商人流亡的历史背景是 A.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B.农民起义使人们流离失所 C.安史之乱的爆发 D,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第1页共6页期中考试六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 分,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5:BDBCA 6-—10:CCCDB 11—15:DBCCA 16--20:CBADA 21—25:CACD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50 分.) 26.(11 分) (1)隋朝大运河 1 分 都认为大运河的修建和隋朝灭亡有关 2 分 看法:隋朝灭亡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暴政而非运河本身。且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南北交流,有利 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其长远价值是不能忽视的。2 分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答案: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流 4 分(若只回答政治、经济、文化、对外 交往也可) 解读:例 1 如经济: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曲辕犁操作灵活,筒车自动灌溉), 体现唐朝农业技术的先进,为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例 2 对外交流:玄奘西行取经带回佛经,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说明唐朝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并输 出自身文明,体现开放包容。2 分选择其他领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7. (14 分) (1)科举制度 1 分 发展: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 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 点共 4 分 (2)展板一:④ 展板二:①⑥ 展板三:②③⑤ 3 分 结语:通过这些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 分 (3)地方制度: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 开端。边疆地区管理:元在台湾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