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9669

【核心素养目标】第3单元第4课《网络生态建设好》教案【桂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303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目标,单元,4课,核心,网络生态建设好,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网络生态建设好》教学设计 课题 网络生态建设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敏锐感知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准确分辨虚假、不良信息,深刻理解真实可靠信息的价值,清晰认识个人网络言行对网络安全和生态的重要影响,进而自觉遵守网络伦理规范,提升信息甄别和自律能力。计算思维:面对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复杂网络问题,学生能运用计算思维将其拆解为不同要素,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内在逻辑,总结规律,为解决网络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网络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遇到不良现象时,学生能够创新地运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功能解决问题,如利用平台的举报机制、信息筛选工具等维护网络环境;同时,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生态建设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网络不良信息,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主动参与网络生态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作用,理解网络是个体集合,个人言行会对网络安全和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包括积少成多的力量、责任与示范效应、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以及法律层面的约束。2. 让学生掌握网络暴力的应对方法,如保持冷静、保留证据、向平台投诉、寻求亲友支持等,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危害,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3. 帮助学生准确辨析网络谣言和网络水军现象,理解其特点和危害;掌握面对这些现象时,店家、行业、社会、国家层面应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从多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在网络安全中的责任,克服 “个人言行无关紧要” 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2. 引导学生在面对网络暴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正确运用应对措施,避免因情绪冲动导致矛盾激化,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3. 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网络谣言和网络水军现象的复杂性,从多个层面思考应对策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讲述在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上老师发出建设良好网络安全空间倡议,壮壮积极响应的故事,提问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网络安全中的角色。2. 展示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图片、视频案例或新闻报道片段,如网络暴力导致当事人心理创伤、网络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网络水军扰乱市场秩序等,引发学生对网络生态现状的关注,引出本节课主题。 1. 认真倾听故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对网络安全的初步认识和在网络中的经历。2. 观看展示内容,直观感受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多样性,激发对网络生态建设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和直观的案例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 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课堂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讲授新课 一、思考1. 提出 “有人认为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行无关紧要” 的观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种观点的正确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网络经历和认知发表看法。2. 引导学生从积少成多的力量、责任与示范效应、网络安全人人有责、法律层面约束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二、讨论1. 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了解相关内容,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是否遇到过网络暴力以及应对方法,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2. 讲解网络暴力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