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0609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386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12课,《诗经
  • cover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课时练习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篇,完成下面小题。 翻开典(1)jí_____,品读中国。《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中说“诗的源头是歌(2)yáo_____,它的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那一声“关关雎鸠,在河之(3)zhōu_____”,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源头活水。《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在古老的《诗经》里看到了古代哲学的思想萌芽,求真向善的共同心愿,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典jí (2)歌yáo (3)在河之zhōu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请默写《诗经·关雎》中的相关句子(两句即可)寻一处例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举办“千年诗韵,华章流彩”古诗词音乐会。小文同学决定演唱《在水一方》,下面是其中一段歌词: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3.小宇发现这段歌词其实改编自我们学过的一篇诗歌:《 》,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4.小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准备这次演出,请你选择其中一项,结合歌词内容给她提出具体建议。 A学习原唱者的演绎方式 B.选择与歌曲风格契合的演出服 C.设计表演时的表情、动作 5.有同学在活动后留言:“这些古诗词写的都是古人的故事,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没必要再学习了。”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明理由。(80字左右)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为文人墨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大致十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二十四分之一左右。     ,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7.学习完本课后,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读诗句,说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读名句,说启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读诗句,猜人名】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