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0804

2.1.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66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9341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1.2,66张,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课件网) 第 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第 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第 课时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应用———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 2 2 1 1.认识卤代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性质及其转化关系。2.了解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学习目标 一、卤代烃及其性质 二、卤代烃的制备及应用 目 录 CONTENTS 课堂达标训练 课后巩固训练 一、卤代烃及其性质 对点训练 1.概念和官能团 (1)概念 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     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官能团 卤代烃分子中一定存在的官能团是           ,单卤代烃可简单表示为R—X(X=F、Cl、Br、I)。饱和单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1X(n≥1)。 卤素 卤素原子 2.分类 氟代烃 氯代烃 溴代烃 碘代烃 一 二 多 3.命名 卤代烃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与烃类的命名相似,选择含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卤某烃”,编号以距卤素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书写时,应将烃基写在卤素原子前面,并指明卤素原子的位置。例如: 氯乙烯 1,2-二溴乙烷 2-氯丁烷 2-甲基-1-氯丙烷 3,3-二甲基-2-氯丁烷 4.物理性质 5.化学性质 (1)1-溴丙烷的取代反应实验探究 分层 浅黄色沉淀 Br- 取代 水解 (2)1-溴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探究 褪色 生成的气体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由实验可知: 1-溴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时,分子中的溴原子与β-H结合成溴化氢分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023·金昌期末)2 氯 2 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B.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C.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可生成两种有机产物 D.与NaOH醇溶液混合加热可生成两种有机产物 C 解析 一定条件下,卤代烃可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项正确;与氯原子相连的碳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且有两种有机产物:2 甲基 1 丁烯和2 甲基 2 丁烯,B项正确;2 氯 2 甲基丁烷水解只能生成一种有机物,C项错误;结合选项B可知,D项正确。 2.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B 解析 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均为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的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C、D项中的两物质Br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均没有相应的氢原子,而A中无邻位碳原子,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题后归纳】 卤代烃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 3.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 A.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 B.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D.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解析 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应加入NaOH的水溶液,加热,使氯代烃发生水解反应,产生Cl-,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确定氯代烃中含有氯元素。先加稀硝酸酸化,是为了防止NaOH与AgNO3反应生成的AgOH转化为Ag2O黑色沉淀,干扰检验。D项,有的氯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不选。 C 【题后归纳】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二、卤代烃的制备及应用 对点训练 1.制取卤代烃的方法 CH3Cl+HCl CH2BrCH2Br CH3CH2Cl 2.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4.由1 溴丙烷制备1,2 二溴丙烷,下列制备方案最好的是(  ) D 解析 步骤多,反应温度高,产率低,A错误;不能控制产物种类,副产物多,B错误;步骤多,且最后一步取代反应难控制产物种类,C错误;步骤少,产物纯度高,D正确。 5.按下列路线合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