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由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主要内容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资治通鉴》 B.《左传》 C.《吕氏春秋》 D.《史记》 2.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宋代史学家、政治家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王安石 D.欧阳修 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细腻,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4.《授时历》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而实际时间只相差26秒。它的编制者是: A.沈括 B.郭守敬 C.张衡 D.毕昇 5.盛唐是科技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以下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火药的发明 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是( ) A.王羲之 B.白居易 C.李清照 D.李时珍 7.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北宋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D.中国的火药和烟火,14世纪初经蒙古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8.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准确的表述是( ) A.北宋时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C.唐朝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D.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9.某班级正在举办宋词朗诵会,下列哪一人物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一朗诵会中(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马致远 10.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1.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到了元朝,散曲比宋词更为灵活,适应了市井演唱的需要。材料主要说明宋元时期( ) A.城市娱乐活动丰富 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工商业市民阶层兴起 12.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 赤壁怀古》 二、材料题 13.请根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三、综合题 14.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摘编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