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公开课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说明:融生活、背景、教材内涵、教师见解与教育情怀为一熔,我把这样的教研表达方式称之为“课例文学”。) 公开课又来了 静寂的大会议室像个布道场,站在电子大屏幕前的主讲人全身心地投入自我感动状态,正舌绽开莲花,传经布道。老于还在回味会议午餐时洪湖野鸭的余香,突然裤袋里的手机震个不停,震得老于半身痒痒的,老于掏出一看,是学校办公室的,忙疾步走出学术年会会场。 打电话的是办公室小丘,“上午学校召开了行政会议,决定让你代表学校参加市公开课展示,你愿意参加吗?办公室今天就要把名报上去”,老于措手不及,思想还处在开会状态,感觉自己好像突然间被拉进了教堂,面对神父的发问:“我在至高至圣至爱至洁的上帝面前问你:你愿真心诚意与她结为夫妇,与她一生一世敬虔度日,尊重她,帮助她,关怀她,一心爱她,你愿意吗?!”老于好深思,却不能快速入戏,天生不是当演员的料,他懵懵懂懂下意识地回答:“我愿意”,公开课的事就算定下来了。 他其实不喜欢上所谓的公开课,对“公开课”这名字一直很别扭,尤其是人过中年之后。这些年被洗脑多了,加上诸多乱七八糟的模式让人眼花缭乱,讲了几十年课的老于,突然觉得不太会讲了。就像大厨师根据顾客口味,用手凭感觉放盐习惯了,突然每道菜改用天平来精确称盐下锅,便有点不知所措。五克盐是多少呢? 真正雅士的居室,是多装饰,简装修。失去本真、本心的任何华丽和行为,大多有意无意藏匿着骗局。出身农村的老于,知道真正的瓜农在地里吃瓜是不用刀切的,而是用拳头砸开或者在地上摔烂就吃,那是久居山野者特有的豪爽和气势。把水果做成拼盘固然高雅,但那是用来看的。老于更喜欢用瓜农吃瓜的方式来上课,恣意酣畅。红的瓤,黑的籽,不规则的形状,在老于的眼里是那样的迷人。课堂上只要是学生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无论是不规则的笑声、略微的吵闹甚至青春特有的有点张狂的动作,老于一概纵容笑纳。 老于心事重重地回到会场,在纠结中继续开学术年会,年会的主题是体验式课堂。女主持人旖旎的风采和吴侬软语的口音让人很舒服,让人感觉到课堂的确应该是幸福快乐无比的,教育应该是自由驰骋的天堂。年过四十,老于才知道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宛若信手而书的温情慢词,宛若酣眠醒来后意足的懒腰,翩如惊鸿振落的片羽,美与善从老师的眼角和指缝间渗透出来,散落在教室、生活和心灵的角落。老师有真情实证,在课堂上自然手挥目送,心至景现。通过公开课打造出来的名师,如镀金产品,经不起岁月侵蚀啊。 晚上老于回到宾馆房间,几个教师喝着茶看着电视,闲议着物是人非。电视屏幕中,北极冰山正在大量融化,北极熊一家子因缺少海豹吃,母熊拖儿带女无奈地游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一座小岛,攀爬岩石偷吃鸟蛋,弄得一身洁白的皮毛脏兮兮的,像上帝的弃儿。大自然不得不随着人类的折腾而“创新”各自的生活方式。 老于搜肠刮肚地为自己找理由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在纠结中结束了四天的学术年会,匆匆返校。学校位于深圳的边沿。夜色阑珊,鼓噪的蛙虫一个劲儿喧嚣,似乎在宣示对夜晚的主权,它们在野地自弹自唱,无视都市规则,浴乎田野池塘,风乎清风明月,率性而歌。老于非常佩服青蛙蟋蟀不息的精力,自己身心似乎有了某种遥远的感应。青蛙蟋蟀食无鱼、出无车、居无定所,不息的生命气息是从哪里获得的呢?老于无比仰慕却不得其解。是不是本真的生命原生态,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源呢?汉字的诞生,是不是仓颉受到这些启示之后灵智开窍而发明的呢?老于恨不能早生几千年,与仓颉把酒言欢,尽数汉字与自然的渊源奥义。老于半夜思绪涌动,起床抽了支烟,然后在隐约的蛙虫催眠曲中继续睡。 老于的头发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