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2793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0169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1课,明清,时期,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又一璀璨高峰。为了加深全校师生对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理解,并激发大家的文化自信,七年级的历史老师携手本班同学,正筹备制作一本关于明清科技文化的宣传手册。请你参与,共同探索…… 情境串新知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科技名著 建筑成就 明清思想家 小说和戏曲 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朝医药学家,“药圣” 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本草纲目》书影 内容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播:自问世后广为流传,传入朝鲜和日本,以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科学家 上海人。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书60卷,约70万字,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类。 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 和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料。 井田之制,不可行于今。 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 水利 种植 田制 荒政 内容 《农政全书》书影 地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农政全书》插图 《天工开物》 字长庚,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宋应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以前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其4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 宋应星 明朝科学家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这部书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序言 重农抑商 内容 《天工开物》书影 《天工开物》插图 琢(zhuó)玉 桔槔 (jú ɡāo) 水车 鸟铳(chònɡ) 风车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