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3073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7102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19课,答案,强化,君主专制,清朝
  • cover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9课 一、选择题 1.依据下表的信息分析,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表的历史主题是( ) 唐 精美冠全国的蜀锦、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宋 瓷器的辉煌时代、领先世界的造船业 明 棉纺织业的推广 清 颇具规模的手工工场 A.日益繁荣的纺织业 B.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C.手工业的巨大成就 D.传统制瓷业的辉煌 2.清朝前期可耕土地不断增加,顺治末年为五亿五千万亩,康熙中期增加到六亿亩,雍正初年为七亿二千万亩,乾隆中期七亿八千万亩,乾隆末年达到九亿多亩。其主要原因是清初统治者( ) A.重视发展农业 B.推行垦荒政策 C.扩大对外交流 D.关心百姓疾苦 3.题26表中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因素是( ) 时代 人口数(亿) 人均耕地数(市亩)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明万历时 1.2 6.3 1205 清雍乾之际 1.6 5.6 1434 A.耕地面积的扩大 B.耕作技术的提高 C.人口数量的激增 D.经济作物的推广 4.据记载,清朝前期(即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结合下表数据,反映清朝前期( ) 时期 人口 耕地面积 征收粮食 顺治末年 不到2000万 约549万顷 640多万石 乾隆末年 3亿左右 约741万顷 830多万石 A.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B.出现手工业工场 C.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D.形成了农村集市 5.在海南历史课《古代经济发展》的课堂上,符同学提出“海南古代的槟榔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这一观点。以下材料,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栽槟榔以供税役” B.“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 C.“诸州县亦皆以槟榔为业,出售于东西两粤者十之三,于交趾、扶南者十之七” D.“槟榔产琼州,以会同为上,乐会次之,儋……文昌、澄迈、定安、临高、陵水又次之” 6.观察下列曲线图的形式,对明清科技水平“落后”,解释正确的是( ) A. B. C. D.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清朝奠定了我国现在疆域的基础。下列四幅地图中属于清朝疆域图的是( ) A. B. C. D. 8.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下可作为二手史料的是( )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的相关记载 9.下列言论共同反映出( )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宋应星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 A.加强中央集权 B.以农为本的思想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民贵君轻的思想 10.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后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由此可知( )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较快 C.重农抑商政策彻底改变 D.全国性的商业网正式形成 二、简答题 11.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能够以民为本,发展经济。自汉唐以来,瓷器和丝绸 享誉海内外,展示了我国的风采。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昌盛,史称什么 唐朝手工业发展 水平很高,其中最有名的丝织品是什么 (2)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具有瓷都之称的是哪里 (3)随着精美的瓷器和丝绸的远销,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什么进入鼎盛时期 远至什么地方 (4)明代手工业继续发展。当时的哪种瓷器畅销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