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4572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视频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2次 大小:30702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课件,视频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核心素养: 1.能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自主归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基本史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能通过时间轴归纳新中国在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时空观念) 3.认识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广泛的积极影响,认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养成关心国家和国家大事的习惯,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家国情怀)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材料一: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以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材料二:北洋军阀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三: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经过了“绝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材料四: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袁世凯,国民党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近代外交有何特征?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特征: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屈辱外交 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政策: 材料五: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六: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人捣乱。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环境: (2)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12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0.0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意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这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外交环境: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1949-1953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统计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的数量 10 8 1 0 0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少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首次提出: 相关链接 中印边界问题是两国存在的最大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两国有长约两千公里的边界,分为东、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