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5375

8.《茶馆(节选)》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4904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茶馆(节选),课件,5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 部作品,它被曹禺评为“中国话剧史 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 罕见的第一幕。"王蒙肯定其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 品。”它就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 之作——— 《茶馆》。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裕泰茶馆,走进这个特殊的舞 台,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领略庞大 的历史画卷。 课前导入 茶 馆 品艺术 匠心,辩茶馆人 生 舞台说明: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 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对灯光 、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戏剧冲突: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具有集中而 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 话剧的三个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话剧的基本特点: (受到舞台的限制) ①空间和时间比较集中。如《雷雨》的 故事就发生在周公馆内, 《茶馆》的故事就 发生在茶馆内。 ② 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突出。如《雷雨 》中侍萍和周朴园的矛盾就是非常突出的。 ③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如周朴园的语言 就是严厉、不容置疑的,体现出他霸道、不 容反抗的性格。 国画浙视界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 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曾赴英留学,后回国任教 和写作。“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投湖自尽。 他对于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小说 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 响,与茅盾、巴金齐名,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 长 篇小说代表作有《赵子曰》,《二马》、《猫城记》 、 《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代 表 作有《龙须沟》、 《茶馆》。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 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他善 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 ,以他们的日常 生活为背景,将北京特有的历史、环境、文物 、风俗、民情、世态、习惯、语言等融合成一 个整体,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艺术 世界。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 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 了广大的读者。 作品简介 第一幕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 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 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常四 爷偏要谈谈国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 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送 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的 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 , 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 第二幕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 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 以维持下去。主要上场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王淑芬、刘麻子、唐铁嘴、松 二爷、宋恩子、吴祥子、李三、康顺子等。小茶馆展现出一幅兵荒马乱、日益 衰败的社会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拉皮条的刘麻子被稀里糊 涂砍了头;两个逃兵想合娶一个老婆;茶馆生意清淡,面积缩小,苦心经营, 试图改良,“改良”后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就接二连三来 敲诈勒索,宋恩子、吴祥子摇身一变又成了军阀的走狗。 第三幕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