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训练(20) 生物的进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岱岳一模)“超级细菌”MRSA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细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 B.耐药菌数量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细菌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D.生物的进化离不开遗传变异 2.(2024·泰安月考)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的地雀种类存在差异。地雀喙型的进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 B.地雀祖先存在喙型不同的变异 C.喙型的进化与食物种类无关 D.喙型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2024·泰安模拟)如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 B.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 D.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4.(2024·泰安三模)经常刮大风的某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有正常翅的,也有无翅或残翅的(翅膀退化,不能飞行的类型),其相对数量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昆虫的翅有正常翅、无翅和残翅,这样的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 B.大风对昆虫翅型的形成起选择作用,它决定了昆虫进化的方向 C.正常翅的昆虫难以适应岛上经常刮大风的天气,容易被淘汰 D.昆虫无翅或残翅是一种不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 5.(2022·泰安中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动物的化石 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6.(2024·滨州中考)在棉田中长期使用同种杀虫剂后,发现防治农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国科学家将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一系列抗虫棉品种,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害虫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害虫对杀虫剂进行选择的结果 C.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仍具有遗传效应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无需论证即可投入农业生产 7.(2024·聊城中考)据材料记载,我国的家鸡与云南等地的野鸡(原红鸡)都是由古代原红鸡进化而来的。古代原红鸡经过祖先的长期驯化,形成了现在野性退化的家鸡,而现存的野鸡比家鸡更敏捷、更善飞。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家鸡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野鸡和家鸡的变异并不都是有利的 C.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加快了生物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演化 D.野鸡善于飞行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2024·烟台中考)古生物研究人员在某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9.(2024·常州中考)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使用农药后,害虫产生变异 B.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C.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2024·长春中考)如图是不同地层生物化石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1.(2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