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长河 中,"孝"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 人们常将"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 并论。诸葛亮的《出师表》满溢着对蜀汉的忠诚, 鞠躬尽瘁;而李密的《陈情表》则饱含着对祖母的 拳拳孝心,感人至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李密 的《陈情表》,去感受那份在忠孝两难间徘徊,却 又坚定不移的至纯至孝之情,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 的强大情感力量与人性光辉。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李密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疏通文本,理清文章 结构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方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 婉、畅达。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彩,理解“忠” "孝" 的含义。 了解作者 李密(224年 — 287年),字令伯, 一 名虔, 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他命运多舛,自幼丧 父,母亲何氏改嫁,全靠祖母刘氏含辛茹苦抚养成 人。李密以对祖母的孝敬之情闻名乡里,他师从著 名学者谯周,勤奋好学,博览五经,尤其精通《春 秋左传》,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崭露头角。早年, 李密在蜀汉任职尚书郎。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听闻 其才名,征召他为太子洗马,然而,李密因祖母年 迈体弱、无人照料,毅然推辞。此后,他先后担任 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最终免官,在家中去世。 其代表作《陈情表》流传千古,让后人深深铭记了 他的孝心与才情。 创作背景 三国末期,曹魏政权被司马氏家族掌控,司马炎于公元265 年废魏帝曹奂,建立晋朝。为了巩固统治,晋朝大力提倡以 "孝"治天下,企图通过宣扬孝道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 同时也借此笼络人心,尤其是那些曾在蜀汉任职的旧臣,希望 他们能为新朝效力。李密曾是蜀汉官员,蜀汉灭亡后,他沦为 亡国之臣。晋武帝为了彰显新朝的宽宏大量与求贤若渴,征召 李密入朝为官,任命他为太子洗马。但此时李密的祖母刘氏年 事已高,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李密陷入了尽忠与尽孝的 两难困境。为了婉拒晋武帝的征召,同时又不得罪朝廷,李密 怀着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的《陈情表》, 向晋武帝倾诉自己的苦衷。 文体知识 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不同的名 称与上书内容有关。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 :讨论专门问题。《谏太宗十思疏》 表,古代文体,属奏议类,大臣 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一 是谁陈情 三向谁陈情 三陈什么情 四)如何陈情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 解题 陈 情 表 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本名李,字令伯,西晋武阳人。幼年丧父,由祖 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乡里。师事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 精于《左传》。初仕蜀汉,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参见晋武 帝,召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呈递《陈情 表》,竭力推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坐事免官。太康八年, 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 称帝,又为人阴险多疑(嵇康即因不合作被杀) 西晋建国初年,尚有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 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士族采 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以示恩宠。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 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如何陈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臣密言:臣以 险 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早时,这里指幼年时 经 历 强行改变 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