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强化卷 本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冰雹是一种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现象 。 阿克苏地区(39°30'N~ 41°30'N ,79°44'E~ 82°E) 冰雹多发生在 4—9 月 。 图 1反映 2009—2020年该地逐时冰雹发生总次数 。 近年来 , 受气候变化影响 , 当 地 “冰雹期 ”延长 。 据此 完成 1~ 2题 。 图 1 1. 图中 X最可能是 ( ) A. 4 时 B. 8 时 C. 12时 D. 16时 2. “冰雹期 ”延长反映了阿克苏地区气候趋于 ( ) A. 暖湿化 B. 暖干化 C. 冷湿化 D. 冷干化 山谷风是山 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 白 天 太 阳 辐 射 导 致 山 坡 上 的空 气 增 温 强 烈 , 暖 空气 沿 坡面上升 , 形成谷风 ;反之 , 则形成山风 。 北京位于华北 平 原 西北部 , 中尺度的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表 1 示 意 2023年 “五一 ”期间北京天气状况 。据此完成 3~4题 。 表 1 日期(时间)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 气温( ℃) 5. 1 白天 晴 北转南风 2~ 3 级 27 夜间 晴 南转北风 1~ 2 级 10 5. 2 白天 晴间多云 北转南风 2~ 3 级 29 夜间 晴间多云 南转北风 2 级左右 15 5. 3 白天 晴转多云 北转南风 2~ 3 级 28 夜间 多云转阴有小雨 偏南风 1~ 2 级 15 3. 依据山谷风形成原理 ,判断北京所处区域的地势特征为 ( ) A. 西高东低 B. 北高南低 C. 东高西低 D. 南高北低 4. 山谷风的 日变化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影响 ,在晴朗 、微风的情况下 ,北京空气污染物 ( ) A. 夜里浓度总体低于白天 B. 浓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 C. 白天浓度总体低于夜里 D. 浓度最小值在 日 出前后 地理 第 1 页(共 6 页)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 心 、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 城镇化空间形态 。2023年 ,郑州都市圈获批成为我国第 10个国家级都市圈 。 图 2表示都市圈内郑州 、开封 、许 昌 、新乡 、焦作五城市 2010年和 202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 。据此完成 5~ 7题 。 图 2 ( ( ) )5. 与 2010年相比 ,2022年图示五城市 A.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 ) )6. 郑州都市圈中 ,郑州的辐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吸纳第一 、二产业集聚 B. 促进产业同质发展 ( ( ) )C. 推动产业分工协作 D. 实现产业同步转型 7. 为促进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 图示五城市应积极推进 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②城市规模快速扩张 ③城乡人口均匀分布 ④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3年 7 月 28 日 至 8 月 8 日 , 第 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 在中 国成都举办 。顶着烈 日 与近 40摄氏度的高温 ,记者走进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生活服务中 心 ,感到阵阵清凉爽快 。原来 ,成都大运村生活服务中心的 “风之谷 ”,利用传统建筑 “冷巷 ” 原理降温 , 不需要空调 , 而且一年能省电 70 000千瓦 · 时 。 冷巷是岭南传统庭院的精髓体 现(图 3) ,其特点是 “高墙窄巷 ”,仅容 1~ 3 人并排通行 。 夏季晴朗的 白天 , 冷巷有利于两 侧建筑院落的通风降温 ,这种现象被称为 “冷巷效应 ”。据此完成 8~ 9题 。 8. 运动会举办期间 ,成都日落方位及其变化是 ( ) A. 西北 逐渐偏南 B. 西北 逐渐偏北 图 3 C. 西南 逐渐偏北 D. 西南 逐渐偏南 ( ( ) )9. 结合热力环流原理 ,下列关于 “冷巷效应 ”的形成过程 ,说法合理的有 ①夏季晴朗的白天 ,巷内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 、时间短 ,温度较低 ②巷子与其两侧建筑院落存在温差 ,形成环流 ③夜晚 ,高墙之间狭窄巷道温度较高 ,利于空气流通 ,从而达到通风的效果 ④巷子较窄 ,气流经过时风速会增大 ,从而达到通风效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