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7303

2026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五 文言文阅读 考点突破:学案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探究规律,明确方向 课件(共60+49张PPT)+学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338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2026届,PPT,60+49,课件,方向
    学案2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一)———探究规律,明确方向 复习任务 精做2024年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探究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 课标要求 ①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②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③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尝试阅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阅读古代典籍,注意精选版本。④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说明:上述内容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整合而成。] 考情表览 年份 卷别 篇名 核心 价值 文体 字数 试题构成 断句 实词 文常 文意 翻译 简答 2024 新高考 Ⅰ卷 《资治通鉴·汉纪》《读通鉴论》 民族 气节 史传+史论(复合文本) 812 八断三/七断三(主观题) 四选一(三个实词) 四选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两 句 材料 印证 观点 新高考 Ⅱ卷 《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论衡·非韩》 敬贤 修德 史传+史论(复合文本) 702 四选一(三个实词) 四选一(一个文常) 内容 比较 2023 新高考 Ⅰ卷 《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 守正 尊古 诸子散文+杂记(复合文本) 657 四选一(四个实词) 内容概括 新高考 Ⅱ卷 《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以史 为鉴 兵书+问对(复合文本) 583 四选一(三个实词) 四选一(一个文常) 原因 说明 2022 新高考 Ⅰ卷 《战国策·魏策三》 急难 仗义 国别体 590 四选一(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四选一(一个实词) 四选一(三个文常) 内容 比较 新高考 Ⅱ卷 《东观汉记》 尽忠 尚俭 纪传体 583 四选一(两个实词) 四选一(两个文常) 形象 概括 2021 新高考 Ⅰ卷 《贞观君臣论治》 正直 爱民 纪事本 末体 638 四选一(四个文常) 句子 分析 新高考 Ⅱ卷 《祖逖北伐》 壮志 担当 638 原因 说明 命题特点: (1)选材:①趋于多样化。文本:由单一文本走向复合文本(群文),注重文本间的关联意识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体裁:由传记到纪事本末,到国别,再到诸子百家,一直在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其写人叙事的本质特征不会变。②内容:由偏于记事向偏于叙议结合转变。③主题:着眼于立德树人。④篇幅:600~800字,文字浅显,字数有增多的趋势。 (2)考点:基本稳定,只是文化常识在退出,文言词语在占据核心。 (3)题型:基本稳定,只是断句题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 (4)与教材高度关联:从2022年命题开始,无论是选文还是在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具体题型,与教材高度关联,“教考一体”特点十分明显。 活动一 研练2024年新高考 Ⅰ 卷试题 复合文本阅读要点: 第一步:抓住话题,了解角度。 主要看复合文本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每则文本的阐释角度是什么。这一点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来实现。 第二步:分文阅读,依体阅读,理清层次。 各篇按各篇的文本特点去阅读,传记文本按传记文本特点去阅读,诸子散文按诸子散文特点去阅读;然后把握该文本的中心及其层次。 (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