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任务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学习单元一 走进计算机和信息 模块一 寻觅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课堂引入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是谁? ?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 任务介绍 / 01.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The birth of China's first computer 0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mputer in China 03. 我国计算机的主要成就 Main achievements of computer in China PART 01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The birth of China's first computer 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在1957年筹建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958年8月1日,该计算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起初该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 103机体积庞大,占地达40平方米; 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千个半导体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 PART 0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mputer in China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01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 02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 03 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 04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 (1965-1972年) 441B 109乙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 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 DJS-130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 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PC兼容机长城100DJS-0520A和首套PC兼容汉字操作系统CCDOS诞生。 1980年初 1983年底 90年代以来 第四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PART 03 我国计算机的主要成就 Main achievements of computer in China 我国计算机的成就 1958年 0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岀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少批量生 产时命名为103型计算机。 1965年 0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型计算 机)。两年之后推出109丙型计算机,该机在“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 03 清华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设计、研制出采用集成电路的D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