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9330

吉林省四平市实验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550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吉林省,联考,答案,PDF,试题,语文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斌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济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下册第一~四单元、《阿房宫赋》、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 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形响,也仍能表 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 仍以中国风格造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 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无疑,将来的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遮筑技艺之 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贵任了。如何接受斯科学 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 是我们文化的表现。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 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 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曾不断地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实在是反映着外国人经济侵略时 期,大部分建设本是属于租界里外国人的,中国市民只是随声附和而已。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 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应是自觉的,由有学识、有专 门技术的建筑师担任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的复兴而努力。这种创造的 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然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但在最清醒的建筑理论立场上看来, 其结椒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的理想。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建筑师想保留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5419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