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9611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57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46140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第二,必修,地理,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基础知识 一 阅读课本P54,理解并回答 1.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分类 2.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一、农业的基本含义 1、农业生产活动概念: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种植业 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 畜牧业 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 渔业 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副业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外的其他生产事业。目前主要包括:(1) 采集野生植物,如采集野生药材、野果、野菜及柴草等。(2) 捕猎野兽、野畜。(3) 农副产品加工和工业性作业以及手工业。如粮油加工、采矿、机械制造、砖瓦等建筑材料的生产。(4) 手工业。如编织、手绣等。(5) 其他。如运输、屠宰等。 (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又称集约农业,指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 (2)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自给农业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是为满足本国或本地区的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 商品农业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 3、农业的特点 (1)地域性 (2)周期性 (3)季节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思考:形成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的原因? 降水较少,草类茂盛,地广人稀 高温多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众多 区位: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位置;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区位因素:影响区位主体(农业、工业、聚落等)分布的原因。 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思考1:图中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熟制有何区别 为什么? 熟制为某一地区或生产单位一年内多作的程度和类型。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海南岛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海南岛:一年三熟 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品种、熟制和生长期(上市早晚)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 夏季若低温,农作物减产;冬季低温,病虫害少 (1)气候 1、自然因素 概念辨析:生长期与生长周期 生长期: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气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一般在8-10个月,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气候角度) 生长周期: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农作物角度) 南方地区生长期长,作物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作物可一年两到三熟; 东北地区生长期短,作物生长周期长,只能一年一熟,但周期长的作物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 思考2: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棉花的纤维特别长 ②光照影响农作物的着色和品质 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烈,有利于糖分(有机质、营养物质等)的积累。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生长,适合多只牧草生长 光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