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694

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8.个性鲜明的木刻人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9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26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岭南,格式,教学设计,人物,木刻,鲜明
  • cover
教学设计 名称 个性鲜明的木刻人物———珂勒惠支《战争》系列组画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岭南版 □所属章节: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情背景为学生学习完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知识,尝试运用刀法制作黑白木刻人物版画之后,再从欣赏的角度让学生对木刻人物版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节课将带领同学们用欣赏的四个小锦囊“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赏析珂勒惠支《战争》系列组画的画面内容与形式、艺术特色、创作背景以及情感表达等。通过大师推荐、图像感知、视频讲解、问题引导、互动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人文性、社会性,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另外,让学生理解珂勒惠支以刻刀为武器和鲁迅以文笔为武器唤起民众的反抗意识,从跨学科的角度让学生体会版画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相互关联的魅力,在上课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珍惜和平,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利用欣赏的四个方法,赏析珂勒惠支作品,了解其版画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作品体现的艺术特色。 通过大师推荐、图像感知、视频讲解、问题引导、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鉴赏能力。思想教育寓于审美教育之中,能用美术语言欣赏美术作品。 3.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欣赏的四个小锦囊赏析珂勒惠支黑白木刻人物版画作品。 难点:从不同维度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方式,学会用美术语言赏析艺术家的人物木刻版画作品。 教学过程 大师推荐,激趣导入 由学生们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作为推荐人,引出珂勒惠支这位版画艺术家。 【设计意图】以鲁迅先生推荐的方式引出艺术家,是让学生对不了解的艺术家降低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以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推荐她?”作为本节课的暗线,推动课程的发展。 二、赏析作品,发展能力 赏作品: 伴随着作品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珂勒惠支的作品。 总结:珂勒惠支的艺术作品和鲁迅文学作品一样致力于为一切悲惨生活的底层人民呐喊。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珂勒惠支的木刻人物版画作品呢?(请同学们留意视频中出现的小锦囊,并在微习题单上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从欣赏作品图入手,让学生对珂勒惠支的艺术作品有自己的初步感受。 品作品 (1)展示、品析作品《牺牲》 欣赏小锦囊会在每一个作品讲解的关键处呈现,教师讲解画面内容:在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赤裸嶙峋的母亲正悲痛欲绝地闭上眼睛,献祭般地托出她的孩子,背景是一片未知悚然的深黑,画面气氛凝重、深沉。 创作背景(视频):这幅画其实就是她的真实写照,1014年7月,一战爆发。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珂勒惠支年轻的儿子彼得,在未经任何正式训练的情况下,无谓地在战场丧生。 艺术特色:这幅版画主要用圆刀、平刀等刀法,线条粗犷有力,黑白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形象生动。 情感表达:寥寥几笔,却满是母亲的忧伤、痛楚、无奈,无声的批判直指人心。 展示、品析作品《父母》 讲解:通过艺术家的经历,用《父母》这件作品加深讲解,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理解艺术家的经历与她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提问:大家找到了欣赏的四个小锦囊了吗? 教师讲解:它们分别是对画面内容的描述、对艺术特色的分析、对创作背景的解释和对情感表达等的评价。 试一试:大家一起尝试用欣赏的四个小锦囊来分析《母亲们》这件作品吧。 重点赏析作品《母亲们》 通过对《母亲们》这件作品的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层层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画面形式与内容、艺术特色、创作背景以及情感表达。 描述(画面形式与内容):《母亲们》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