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1027

2026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八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基础:学案51 正确使用成语——识义记形,义境相符 课件(共104张PPT) +学案+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556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识义,练习,PPT,104张,课件
    学案51 正确使用成语 ———识义记形,义境相符 复习任务 1.准确理解成语,规避使用过程中的常见误区。2.掌握成语填空题等题型的做题方法。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所考成语 考查题型 命题特点 2024 新高考Ⅰ卷 因人而异 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神清气爽) 成语填空(主观题) ①成语是新高考卷的必考点。 ②所考成语大都是常见常用易错的成语,尤其是近义成语。 ③放在大的语段情境中考查,填写的难度在于要结合文段的具体语境。 ④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选择题改为主观填空题的题型变化,标志着考查重点由过去的近义成语辨析转向常见常用成语的积累运用,答案拟制难度加大。 2023 新高考Ⅰ卷 望其项背 成语使用修改(主观题) 2022 新高考Ⅱ卷 (示例)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成语填空(主观题) 新高考Ⅰ卷 (示例)不解之缘 秘而不宣 在所难免 新高考Ⅱ卷 (示例)引人入胜 循循善诱 热火朝天 前备知识———成语及其来源结构 一、成语特点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 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的格式。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许多成语蕴含或褒或贬的感彩。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读懂成语,有助于学习文言知识,理解中华文化。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 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破釜沉舟 文人作品 老骥伏枥、青出于蓝 外来文化 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从它的结构关系来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情投意合、三番五次 动宾关系 平分秋色、大显身手 偏正关系 世外桃源、一盘散沙 补充关系 轻于鸿毛、遗臭万年 理解小练 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梳理下列成语。 三顾茅庐 不耻下问 纸上谈兵 朝三暮四 锦上添花 想入非非 中流砥柱 天衣无缝 痛改前非 战无不胜 循规蹈矩 恨铁不成钢 (1)来源: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2)结构: 主谓关系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补充关系 活动一 精准理解其义,规避误用类型 (一)辨关键语素,避望文生义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不把成语的确切含义弄清楚,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作分析。 (1)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令人左顾右盼。 答:_____ (2)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_____  (1)扣准关键字 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训”的意思是“准则”。 (2)探寻词义源头 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因此要参透本义。如“大方之家”语出《庄子·秋水》中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指见识多、懂得大道理的人。使用时易望文生义,误以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