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影视接受过程是一种审美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影视艺术作品的制作完成,不等于影视艺术活动的终结,而仅仅是开始。因为,进行影视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解读”、观赏的,只有当接受者(观众)实现了一定的艺术享受,取得某种艺术感觉时,影视艺术活动的过程才算完成或暂告结束。因此,影视艺术的创作和接受是紧密关联的完整的艺术活动过程。创作是接受的前提,接受是创作的目的,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和互为依存的关系。没有接受,创作就失去了意义,同时创作活动也受接受者的制约;而没有创作,接受就无从进行,同样,接受活动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创作质量的高低。 影视接受过程也是认知过程,是接受者对影视艺术的意义进行感受、阅读、破译和解构的过程。丹-M.哈里斯说:“意义并不驻留在本文内部,它是在本文与观看者的互动关系中具体化的。”影视接受就是在这种互动中实现对影视艺术的具体把握。这种把握,在方法上,有感想式的,也有分析、批评式的;在方向上,亦是多维多向度的;而在把握的深度上,它既可停留于艺术层次,也可涉及思想层次、历史层次和文化层次。这种认知过程,在接受功能上,还将最终使作品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当然,在具体的影视接受过程中,这种价值取向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对于现代观众,在影视鉴赏审美的文化价值取向上,更多的人,则并非要刻意学到某种知识,受到某种教育,而是试图找到某种心灵的东西,以唤起自己的崇高情感或实现某种文化体验,或经历一场精神与感官的视听愉悦,并在影视创作者的“引导”下,实现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或扬弃。 影视艺术的接受活动(或称审美鉴赏活动),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甚至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一种更加形象、生动、具体的艺术情境中,影视艺术使人类认识着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了解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生众生相,体会、品味着银(屏)幕世界中的各种人生经历、人生体验并用这些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人生命运,丰富、弥补自己原本贫乏、单调、短暂、有限的人生经历,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和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 自信,富有艺术色彩。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人们还用之支撑自己的人生勇气和信念,成为其生存方式的一部分。可以说,在调动人的各种审美器官和多种审美联想方面,影视艺术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使人类的艺术世界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和完美,也使人类的审美接受达到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给予的境界。 总之,如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所说的,影视艺术是“一项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影视接受过程就是对这项“企业”的消费过程,是对一种艺术的审美过程,对一种语言的倾听过程,也是对一种存在的认知过程。 (摘编自李丽芳、张永刚《影视艺术鉴赏》) 材料二: 《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市场与口碑双重“神话”;宇树机器人扭着“赛博秧歌”登上春晚舞台;外国游客“中国游”邂逅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中国灯会亮相国外,吸引世界目光;2013年至2023年,我国累计出版文学图书超过57.6万种,累计生产电影9300多部,网络文学活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