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5728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418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福建师大平潭附中教研片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试卷期中适应性练习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D B B A B A D C D D C C A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A B D D A A B D A D B A C 29.(1)不同:澶渊之盟规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而宋夏和议和绍兴和议规定为君臣关系。 (2)示例一:同意。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签订和议,使双方维持了较长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同意这个观点。 示例二:不同意。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签订和议,每年送给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加了宋朝百姓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30.(1)解说词:图片是唐朝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它既体现了唐朝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又反映了唐都长安聚集了各地各族和各国的商人、艺人等,真实反映了盛唐气象的繁荣开放。 (2)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交融,社会风气开放。 (3)陶俑雕塑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陶俑雕塑艺术的艺术来源。 31.(1)时间:6世纪80年代 (2)原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密切了内地与西部的贸易联系;内地与西部贸易商品的互补性的需求;政府重视,建立茶马互市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政治管辖。 (3)特征:民族交融、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 32.论述:选择图1和图3。 观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与开放性。 论述:玄奘西行天竺,克服重重困难,在天竺研习佛法多年,带回大量佛经,不仅丰富了唐朝的佛教文化,还促进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让唐朝能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鉴真东渡日本,历经12年,成功抵达后传播唐朝先进的文化,如建筑、医学、语言等知识,汉语也借此广泛渗入日本社会生活。玄奘西行是“引进来”,鉴真东渡是“走出去” 结论: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既积极汲取外部文化养分又大力传播自身文化,充分展现了双向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这不仅推动了唐朝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共同发展。福建师大平潭附中教研片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适应性练习 七年级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四个 备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 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文 ”是中国古代评价较好的谥号之一,隋文 帝得到这个谥号的原因是 ( ) A.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B.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修建运河,开创殿试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该诗中提及的“此河 ”的中心是( )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阳 3.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下列表述中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 史基本特征的是 (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 C.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总结,依据所学判断,图示中①②对 应的历史人物是 ( ) A. ①唐高祖②唐玄宗 B. ①唐太宗②唐玄宗 C. ①唐太宗②武则天 D. ①武则天②唐玄宗 七年级历史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1页,共 8 页 5.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 说明唐太宗 ( ) A.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C.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D.认识到勤俭治国的重要性 6.毛泽东说:“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 智,还有用人之术。 ”下列哪一措施体现了武则天的“用人之术 ” (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