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4.毛泽东评价武则天“了不得”,“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有用人之术”。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 A.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历 史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注意事项: D.抑制权贵,整顿吏治 1.本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5.小明同学搜集了如下图片作为课前五分钟演讲的素材,他演讲的主题应该是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唐朝越窑秘色瓷 唐朝邢窑 唐朝三彩釉陶 《簪花仕女图》(局部,画中贵 八棱净瓶 白瓷长颜瓶 载乐骆驼 族仕女着纱、罗布料的衣裙)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A.唐朝手工业的发展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B.坊市制度的松弛 1.隋朝为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规定不许大家族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这项措施使得 C.唐朝中外经济交流 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此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D.民族文化的交融 A.促进人口增长 B.巩固国家统一 6.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历史演进脉络及时代特征。右图反映 C.提高生产效率 D.增加财政收入 的时代特征是 匠图 2.时间轴是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工具。下面史实发生在图中②处的是 A.政权的更迭与分立 因南因 五代十国 B.民族交融加速 ① ② ③ ④ 十十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统一 581年618年 907年 960年979年1127年1279年1368年 D.君主专制强化 /宋 A.杨坚改革,依才取士 B.李渊建唐,定都长安 7.“梁武帝…前后三度舍身施佛…饿死台城,国亦寻灭…由此观之,佛不足事… C.徽宗联金,夹攻辽国 D.忽必烈建元,行汉法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此文出自向唐宪 3.唐太宗经常与群臣讨论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和治国策略,并从中吸取历史经验。他对 宗上奏的《论佛骨表》,其作者是 隋王朝覆亡的教训尤为重视,从前代兴亡的历史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下面体现 A.王充 B.祖冲之 了他这一思想的是 C.韩愈 D,柳宗元 A.“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8.“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 B.“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罗拜,呼万岁。”《宋史·太祖本纪》记载的这一史事是 C.“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A.杨坚夺权 B.玄武门之变 D.“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C.陈桥兵变 D.“靖康之变 历史第1页(共8页) 历史第2页(共8页)18.(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特点:政权并立,战和交织。(1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相同点:都发生在南宋时期:都属于汉族政权与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都为保卫人民 的生命财产作出了贡献;都未取得最终的胜利;两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民族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气节;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3)表现: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人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 答案D BB C AA CC D C B A B DA 丹、女真等,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 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回回(回族):蒙古族走向全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