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宁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调研试卷 A.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B.唐朝时期,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七年级历史 C.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D.元朝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10.澶渊之盟和宋夏和约在历史上都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其表现为()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成绩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B.导致了北宋政权的灭亡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C.削弱了辽夏政权的势力 D.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这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 11.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 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回顾历史,中央政府 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千里长河”的中心是() 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余杭?B.长安?C.涿郡?D.洛阳 A,澎湖巡检司B.北庭都元帅府C.宣政院D.台湾府 2.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 12.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授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 北 行的语言文字。如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 今日 生莫咸(嫌 持和智慧浇俦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唐代文书,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 池(迟)。明朝是贾(假人日, 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早放学生归。 容是当地12岁学童卜天寿抄写的《论语》 13.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 反映了() 如 《千字文》及创作的诗歌等。反映了() A,中原地区政局稳定 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A,未雨绸缪的前瞻意识 B.英勇不屈的报国情怀 忠 C.西域商品经济发达 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C.飘逸潇洒的浪漫风格 D.闲适自由的乐观精神 14.“史诗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能够论证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诗句是() 长 3.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目的在于()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暖风熏得游人碎,直把杭州作汴州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15.王兵同学在阅读了《契丹国志》、《细说宋朝》、《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等相关书籍后,完成了历 4.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 史老师布置的探究性作业。该作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封建国家的统一时代 坏 武将 如下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C.车阀割据混战时代 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9翻 A.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 B.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16.下面为中国古代某部人物传记中的目录,该传记是() C.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D.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第一章诞生前的蒙古草原;第二章在苦难中成长;第三章统一蒙古的战争;第四章斡难河源的大汗 A.《唐太宗传》B.《岳飞传》 C.《成吉思汗传》D.《元世祖传》 5.如下图为一学生整理的某一历史时期治国理政主 ①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②整领吏治,裁减冗员 17.历史史实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下列对隋唐时期辉煌文化的叙述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要举措。这一时期史称() 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注重文救,编修经籍 A.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B.孙思邈总结历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