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寄语: 我来人间一趟,不为功名一场。报国衣带蘸血,纵然骨挫灰扬。草原狂飙起,山河破, 家国亡。身世雨打萍,惶恐滩,伶仃洋。邦卫南宋一朝臣民最后的尊严,挺直民族风雨飘 摇最后的脊梁。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2025.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 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益号是皇帝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 议上,“文”是评价比较高的谥号。杨坚死后可以得到这个谥号的依据是 A.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B.第一次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C.开凿运河,创立殿试 D.灭掉陈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2.“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特别是过去所谓的寒 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到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 制度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C.注重门第地位的高低 D.阻止了世家子弟人仕 3.史载:隋炀帝时,“天下死于役(徭役、兵役)而家伤于财”,“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田地 荒芜)。”人民相聚起义。据此,可知当时 A.外戚专权,政治腐败 B.国家分裂,矛盾尖锐 C.财政危机,皇权势微 D.政策失当,社会动荡 4.贞观五年,礼部官员拟定在二月为皇太子行冠礼,增加礼仪队的规模。唐太宗则以“恐 妨农事”,不可劳民为由,将日期改为了十月。这反映出唐太宗 A.大力发展科举B.重视农业生产C.鼓励海外贸易 D.裁撤冗官冗员 5.“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诗中提到的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世对 其褒贬不一。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A.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B.创立殿试制度,选拔人才 C.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吸取隋亡教训,重用魏征 6.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 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 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互通有无 C.中外交往频繁 D.人口增长,社会安定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