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豫东南高新区(位置见图1)是贯彻习总书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建设的省级开发区,区内地形以垄岗和沿河平原为主,土地开发强度低,发展空间充裕。高新区欲做强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据此完成1~3题。 1.豫东南高新区将“大健康”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是因为当地 A.地形平坦开阔 B.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快速发展 D.自然资源丰富 2.入住豫东南高新区的工业部门最可能包括 A.生物医药 B.电子装配 C.煤炭化工 D.现代物流 3.豫东南高新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销售市场 B.承接产业转移 C.降低生产成本 D.振兴老区经济 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反映一个地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良好的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人口与经济一致性指数用人口地理集聚程度和经济地理集聚程度的比值来 表示。根据一致性指数将四川省21个州市划分为5种类型(如图2)。据此完成4~6题。 4.四川省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匹配状况的变化反映了 A.泸州市的一致性指数不断变大 B.巴中市人口集聚能力始终最强 C.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趋于饱和 D.攀枝花经济集聚能力相对减弱 5.与2008年相比,2022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致性指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③劳动力大量迁往达州 ④发展藏区生态旅游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为促进四川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 A.逐步弱化成都市的核心功能 B.加速经济要素跨区合理流动 C.全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引导川西人口有序向东迁移 2024年12月28日,广州首条地铁环线11号线正式开通,该环线途径多个核心城区和交通枢纽,设31座车站,其中26座为换乘站。环线建设需攻克岩溶塌陷、历史建筑保护等难题,并采用GIS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图3示意广州地铁11号线站点。据此完成7~9题。 7.广州地铁11号线设计成环线的主要好处是 ①缩短出行距离 ②填补地铁空白区域 ③提高通勤效率 ④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未来为更好带动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广州地铁11号线应 A.提高地铁运行速率 B.增加换乘站点 C.连接更多城际铁路 D.延长运营时间 9.在地铁11号线施工时GIS 技术可以 ①模拟地下溶洞空间分布 ②实时监测施工噪声污染 ③优化施工物料运输路径 ④精准测量施工土地数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黄土高原沉积的差异明显的黄土层和古土壤层是记录第四纪气候演变的重要载体。图4为黄土高原东南缘某地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剖面存在的砾石层指示其形成时期可能 A.气候寒冷 B.降水较少 C.洪水多发 D.风力强劲 11.图中的沉积序列反映了该地区气候整体上 A.持续变湿 B.持续变干 C.先变干再变湿 D.先变湿再变干 海洋是地球巨大的热量存储器和大气水源地,海水温度异常会对气候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升高,夏季广东附近出现的热带气旋数量减少;而冬季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处于其西北角的广东冬季降水也发生相应变化。图5为1950~2015年厄尔尼诺年广东冬季降水距平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厄尔尼诺年,与广东附近热带气旋数量减少有关的是 A.沃克环流增强 B.西太平洋海面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