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部编版期中模拟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3分)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达12米。这反映出隋朝( ) A.疆域辽阔 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C.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本题3分)《贞观政要》载,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以下措施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①轻徭薄赋,鼓励农业生产 ②虚心纳谏,积极整顿吏治 ③减省刑罚,减轻农民负担 ④知人善任,完善进士科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本题3分)以下史事与下图相关的是( )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海上丝绸之路 4.(本题3分)唐朝中后期,朝政黑暗,翰林学士刘允章认为,国家有“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等现实问题。其中“大将不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指向的问题是( ) A.皇权腐朽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政 5.(本题3分)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唐朝时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 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统辖吐蕃之地,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 清朝时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等。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B.元世祖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唐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D.西藏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6.(本题3分)在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出土了隋唐的铜镜、钱币和瓷器。在我国新疆、陕西、河南等地发现的隋唐时期的外国钱币也很多,如东罗马金币、阿拉伯金币、日本钱币等。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铸币技术先进 B.中外交流频繁 C.瓷器应用广泛 D.国家实力强盛 7.(本题3分)唐都长安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荟萃之地,由宫城(皇帝居住及处理朝政处)、皇城(政府机关所在地)和郭城(居民区和商业区)三部分组成。如图《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可能发生在长安城的( ) A.宫城 B.皇城 C.郭城 D.外城 8.(本题3分)《宋会要·职官》记载:“天子耳目,寄于台谏。”王安石变法期间,时任御史中丞的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骞慢上,阴贼害物”等言。这一现象表明( ) A.台谏制度出现异化 B.台谏势力迅速膨胀 C.权力制衡局面形成 D.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9.(本题3分)下图为辽代墓葬中壁画《备茶图》,观察壁画:茶炉旁是一契丹装束男子,方桌上放着各种茶具。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考古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得到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0.(本题3分)《金史》记载:“榷场……互市之所也。”结合图文,可以得出的认识有( ) ①榷场处于不同政权交界的边境地区 ②榷场贸易开始于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③不同政权所有商品都通过榷场交易 ④宋与金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互通有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本题3分)据统计,北宋和辽之间战争持续40余年,而和平维持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间大规模战争不过10年,和平也持续100多年;南宋和金之间打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