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8200

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抢押秘籍(山东专用)临考押题卷(山东专用)(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4-3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532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专用,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
    临考押题卷(山东专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有许多手工创作物件,它承载了我国的历史文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孔明灯的燃料是煤油,煤油是通过石油减压蒸馏获得的一种纯净物 B.皮影的原料主要采用牛羊皮,牛羊皮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 C.吹糖画的原料是麦芽糖,麦芽糖在酸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粗布麻衣的原料是富含纤维素的麻秆等作物,经处理得到的长纤维称为人造棉 【答案】B 【解析】A.煤油是通过石油分馏(包括常压或减压蒸馏)得到的混合物,而非纯净物,因为其由不同碳链长度的烃类组成,故A错误; B.皮影原料为牛羊皮,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故B正确; C.麦芽糖在酸或酶的条件下均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麻秆中的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直接处理得到的是天然纤维(如亚麻);“人造棉”指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需通过化学处理制得,并非直接来自麻秆,故D错误; 故选B。 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B.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馏烧瓶 C.用盐酸清洗焰色试验的铂 D.液溴保存时,常加少量的水进行液封 【答案】B 【解析】A.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玻璃,所以氢氟酸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A正确; B.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不能直接加热,否则蒸馏烧瓶会受热不均而炸裂,故B错误; C.用盐酸清洗焰色试验的铂丝,然后取出在火焰上烧至无色可以去除铂丝表面可能吸附的杂质,确保后续实验的准确性,故C正确; D.液溴易挥发,密度大于水,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液溴保存时,常加少量的水进行液封,故D正确; 故选B。 3.下列实验产生的现象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 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静置,溶液不分层 【答案】B 【解析】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该过程为萃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错误;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紫色褪去,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正确;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为金属的焰色,体现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与氧化还原无关,C错误;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醇被溶解,乙酸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乙酸钠,静置,溶液不分层,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浓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B.利用的氧化性漂白丝织品中的有色成分 C.稀硝酸可用于实验室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D.通入后的漂白液消毒能力增强 【答案】B 【解析】A.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氟化氢,则糊状混合物中的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故A正确; B.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