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化学 2025.4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作答第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39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光伏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B.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C.利用CO2和H2合成淀粉 D.加大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HCl的电子式: C.H2O的空间填充模型: D.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下列有关装置表示正确的是 A.装置甲生成NH3 B.装置乙干燥NH3 C.装置丙收集NH3并验满 D.装置丁吸收多余NH3 4.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X2-与Y +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的常见化合价有-1、-2 B.Y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纯净物 C.原子半径大小为Y>X D.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原子是W的一种同位素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Na+、NH4+、NO3-、SO42- 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Na+、NO3-、SO42- C.含有0.1mol·L-1 CO32-的溶液中:Na+、Ba2+、OH-、NO3- D.强酸性溶液中:K+、Fe2+、NO3-、SO42-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相对应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做干燥剂 C.氨气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7.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B.反应③、⑤属于氮的固定 C.反应③可能有氧气参与 D.生物死亡后,氮不再参与海洋中氮循环 9.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物质A在0~6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反应进行到时,v(A)=v(C) D.反应进行到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停止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变化 溶液中一定不含NH4+ B 向1mL 0.1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5mL 0.1mol/L KI溶液,充分振荡,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FeCl3和KI反应为可逆反应 C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D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10.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11.氧化亚铜(Cu2O)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杀虫剂等。一价铜在酸性溶液中可歧化为二价铜离子和铜单质。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制备氧化亚铜的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反应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可直接通入CaCl2溶液吸收 B.“酸溶”时Cu2S的反应为Cu2S+6HNO3(稀)═2Cu(NO3)2+2NO↑+S+3H2O C.“沉铁”后获得的滤渣1,主要成分为Fe(OH)3 D.Cu2O与稀硫酸反应时,稀硫酸是氧化剂 12.“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3与 NH2OH 转化为肼(NH2NH2),其反应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3中的N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为Fe3+,后又被还原为Fe2+ C.反应的化学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