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8455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65895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导入 思考: (1)你们知道屈原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2)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忧国忧民,爱国等 离骚、九歌、天问等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 责任意识: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62—6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屈原“哀民生之多艰”体现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与精准扶贫政策中“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高度契合,都体现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红色———家国情怀 从屈原到新时代担当 探究与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沉浸式戏剧演绎《论语》《史记》等经典,让观众直观感受「天下为公」「民惟邦本」的家国情怀; 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什么作用?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拟人化叙事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推动形成守护文明根脉的社会共识 。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我国的人文精神内涵丰富,那我们应该弘扬哪些思想文化呢? 从“六尺巷“中谈人文精神做法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 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从“新时代好少年“中悟人文精神做法 从“新时代好少年“谈悟人文精神做法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体现了向上向善,是弘扬时代新风,正做时代新人的先锋。 新时代好少年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呢?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新时代好少年呢? 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品学兼优、热爱祖国 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课堂笔记: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64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重要性)P62 ②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