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9599

【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五——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310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语文,2024-2025,答案,下册,六年级,学年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语文园地五 一、基础达标。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听着那阵阵 qīng cuì( )的叫声,我带着 yí huò( )请求妈妈让我掀开藤蔓看看小珍珠鸟,妈妈却lán( )住我说,珍珠鸟怕生,xí guàn( )藏在藤蔓下,此刻的不打扰就是对它最大的爱护。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qì) B.弓缴(jiǎo) C.蝈蝈(guó) D.弗若之矣(fú) 3、选字组词。 【辩 辨】 ( )论 ( )别 狡( ) ( )识 【健 建】 ( )树 ( )全 康( ) ( )设 4、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B.不以为然 曰:非然也 C.走马观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 D.自愧弗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 5、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 (1)科学课上,同学们都在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地做实验。( ) (2)树林里,行军蚁浩浩荡荡地向远方行进着,黑压压的一片,那壮观的场面让人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3)这篇文章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还对问题的起始原因及来龙去脉进行了探究。( ) 6、通过这六年的学习,小凯养成了许多学习习惯,以下( )不是好习惯。 A.他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 B.他边读书边思考,并用旁批把心得写下来。 C.他碰到不懂的问题会勤查勤问。 D.他几乎每天都读课外书,而且大多是名著。 二、灵活运用。 7、“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课文中引用华罗庚的名言的好处是( )。 A.使文章辞藻华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压缩了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被作者的文采所折服。 D.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8、文文向大家介绍右图中的书法作品,下面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点画圆润多姿 B.整体稳健大方 C.字体飘逸灵动 D.结构严谨端庄 9、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表述,旨在告诫人们如果有一天能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 (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0、下列事例中最能说明“勤能补拙”这一观点的是( )。 A.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英国 B.梅兰芳每天俯视水底,练习眼神。经过不懈努力,他的眼睛终于变得灵动,有神 C.法拉第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实验、无数次失败而毫不气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周恩来少年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1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作者在这里引用名言有何好处 联系课文,判断下列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能更好地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 ②能让读者联想到司马迁的经历,表明张思德的死与司马迁的死同等重要。 ( ) (2)请你引用一句名言写一段话,证明自己的某种观点。 12、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名言警句。 我们从流传下来的名言和俗语中悟到了许多道理。 《淮南子》中的“ , ; , ”告诉我们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必效法古人;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我们相信学生努力学习,可以超过老师,正如《 》中所说的:“ , , 。”《礼记》中的“ , , ”则告诉我们每天都应及时反省自己,不断革新。 三、感受阅读。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 。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的字词。 弈: 。 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