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这处于我国哪一历史时期(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3.北宋沈括创制的 “十二气历” 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来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取名自 “敬授民时”,使百姓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制定的目的是( ) A. 理论创新 B. 服务生产 C. 巩固统治 D. 方便祭祀 课前一练(把答案写在在纸上,请同学回答) 2.宋朝政府大量颁行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各类书籍,满足各级学校的教学需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反映了( ) A.科举制的创立 B.造纸术的发明 C.八股文的推行 D.印刷术的发展 4.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宋词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主要表明( ) 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 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 吹口哨 吹笛 击节板 舞蹈 A.都市文化生活B.商业发展规模C.海外贸易状况D.经济重心南移 CDBCA 猜一猜,他是谁 安徽省杰出斜杠青年,先后从事过以下多种职业: 放牛娃 和尚 乞丐 皇帝 导入新课 第15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的建立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元末红巾军起义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 1.背景: 一、明朝的建立 2.概况 明太祖朱元璋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明朝建立在前, 元朝结束统治在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 一、明朝的建立 1398年 1402年 1424年 1368年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传位太孙朱允炆 增强皇族势力,巩固新政权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明成祖 朱棣 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二、强化皇权 材料一 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 ———《明实录》卷五十九 材料二 始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 1.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朝臣的权力过大 地方分权 二、强化皇权 2.措施: 元朝灭亡是由于“君弱臣强”,最近还有人反映丞相意图谋反,朕寝食难安啊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明太祖的烦恼(1) 如何解决中央权力问题? 二、强化皇权 强化皇权:中央 皇帝 御史台 (监察) 五军都督府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②设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归兵部,分散军权 二、强化皇权 丞相制废除前 废除丞相之后 皇帝 工 刑 兵 礼 吏 户 丞相 皇帝 刑 兵 礼 吏 户 工 胡惟庸案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更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