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七下第七课第一框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真情实境 积极出发 春晚舞蹈也有自己的“风花雪月”【朱洁静|唐诗逸|华宵一|孟庆旸】 舞蹈诗剧创作灵感源自哪 该作品又体现了哪些中华人文精神 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初遇新知 积极探索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58-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华人文精神的产生、价值(P59、P58蓝字、P62)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什么意义? 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有什么意义? 4.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什么意义? 5.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分议题一: 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本思想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 《百家讲坛》、《朗读者》...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君子之间虽然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见,但所表达的态度却是和谐的,以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彼此,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 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 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1、★中华人文精神的产生、价值(P58蓝字、P59、P62)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分议题二: 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分议题二: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01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02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03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04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年俗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四十多年的沉淀,春晚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一年又一年地激荡起我们心灵的回响。没有一台电视节目像春晚这样拥有如此持久、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它以谦虚平和的心态,直面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在一个众口难调的社会中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每年如约为观众献上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并最终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说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点拨:(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 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2)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管鲍之交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什么意义?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合作探究 积极互动 据《山海经》记述,远古时夸父逐日,渴死途中,其木杖化成桃林,人们渐渐相信桃木可辟邪。到了汉代,结合《山海经》中神茶、郁垒捉鬼的故事,人们把他们的名字刻在桃木片上,这就是桃符。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 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南朝人宗檀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长幼悉正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