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20名校联合体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 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 宣城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主 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近 年来,该示范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精准承 接产业转移,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 质量。图1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六安市 合肥 江鞍山 巢湖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该示范区的突出优 铜陵O 势是 安 。尤湖 A.政府政策支持 oro 皖 宣城 池州 B.长江水运便利 C.立体化交通较发达 D.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图1 2.该示范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基 本原则是 ①扬长避短,精准承接 ②发展低碳农业,保障市场供应 ③协同互补,借力发展 ④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该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布局模式是 A.分散布局郊区模式 B.“工业上楼”布局模式 C.产业园区布局模式 D.沿交通线带状布局模式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的一座古镇,位于黄河 山 和湫水河交汇处,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 陕 黄 西 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和商品集散地,明清至民国年 西 湫 省 省 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濒临碛口镇的 河 水 黄河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 河 被惹怒的雄狮一“黄河行船,谈碛色变”。图2 ■居民点 示意碛口镇位置图。据此完成4一6题。 图2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4.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镇发展成为北方著名商贸重镇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暴涨暴落,行船危险 B.黄河河道变窄,水流湍急 C.气候变暖,黄河水位下降 D.上游拦水,黄河流速变缓 5.碛口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人口 6.如今,碛口镇的主要产业为 A.旅游业、餐饮业、旅馆业 B.加工业、手工业、旅游业 C.电子工业、金融业 D.钢铁工业、物流业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达到 暴雨日数 50毫米以上的降水强度,其中特大暴 9 雨24小时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上。 2024年6月,南方地区经历了旷日持 久的强降雨和特大暴雨,历史罕见。 5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变 暖背景下,1961年以来,我国暴雨日 数明显增多。图3为1991~2020年我 2 国省会(首府)、直辖市年暴雨日数前 10的统计图(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 0 广州海口南昌武汉福州南宁长沙南京杭州上海 完成79题。 图3 7.1991~2020年,暴雨日数居前十的城市均分布在 A.珠江以南 B.长江流域 C.长江以南 D.珠江流域 8.图中10个城市暴雨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锋面雨带徘徊 B.夏秋台风肆虐,移动速度较快 C.水汽来源充足,空气对流旺盛 D.连绵山岭阻挡,拾升作用显著 9.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暴雨频发,合理的解释是 A.极冰融化,增加海域蒸发 B.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长 C.冻土变薄,地下径流活跃 D.变暖的空气加剧了水循环 利迈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海拔770米的纳韦尔瓦皮湖东端,长380千米,流 域面积6.1万km。内乌肯 70W 杰於」 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海 安会家内 拔2300米处,长约490千 肯 米,流域面积为5.08万km。 添 两条河流在内乌肯附近汇合 内乌背 内一格 成为内格罗河。利迈河和内 山 利河 入河流 乌肯河汛期均出现在冬春季 40°S 河 水库 节。图4为利迈河和内乌肯 脉然 众山脉 大西洋 0 河水系图。据此完成10一12 城镇 图1 题。 高三地理 第2页共6页NT20名校联合体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