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2024年中芳导航冲刺押题卷(二)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 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历史遗迹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下列三处考古发现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 汉豌洛阳城遗址大型仓储遗迹 濮阳仰韶文化蚌龙 新密夏代宫殿建筑群遗址 A.古代农业经济发达 B.古代城市快速发展 G.中原文明源远流长 D.中华文明尽起河南 2.考古发现和文字资料可以相互印证,观察下列图片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商代甲骨文 米 现代汉字 丝 桑 蚕 帛 商周青铜器上的蚕文 A.青铜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当时社会等级制度严格 C.商朝时商业贸易发达 D.养蚕缫丝已经产生并发展 3.西汉初年文帝、景帝采取的是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罢百家尊 儒术、统一铸币、盐铁专卖。汉朝政策发生转变的最重要原因是 A.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 B.丝绸之路开辟对外贸易的需要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儒学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 4.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与联系,将微观知识融入宏观的背景中,以利于我 们理解与把握。阅读下表标题,适合作为材料主题的是 ) 1.三国鼎立 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主题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历史中考导航冲刺押题卷(二)第1页共6页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5.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 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下列说法与题意相符的是 A.造成了唐朝重文轻武的局面 B.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使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迅速壮大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6.文化地标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唤醒着城市的记忆,在哈尔滨冰雪火爆出圈的冬季,河南 文旅也借机造势宣传大美河南,下面选项与北宋都城相符合的是 A.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B.繁华汴水,七朝古都 C.殷商帝都,字载天下 D.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7.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沉。这体现了当时驿站交通 腹里:陆站175处,水站21处,牛站2处。河南江北行省:陆站106处,水站90处。 辽阳行省:陆站105处。江浙行省:马站134处,轿站35处,步站11处,水站82处。 湖广行省:陆站100处,水站73处。云南行省:马站74处,水站4处。 总计:全国站数约1400处,加上岭北、吐蕃等处,应在1500处以上。 A.制度完善传递速度快 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C.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 D.工具多样且水陆并用 8.明朝中晚期科技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技术的总结,而且蕴含着某些带有近代意味 的科学精神。下列著作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农业科学巨著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9.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 理性化和科学化等,实现近(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史学家认为中国政治 近代化的开启性事件是戊戌变法。其依据在于 A.创办京师大学堂,讲求时务、广育人才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学习君主立宪制,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 D.宣传生物进化理论,启蒙维新变法思想 10.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人中国共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