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曾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 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科普是国家创斯的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底色,与科技创斯共同构成实现创新发展的 “两翼”。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科普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我们看到,科普活 动在一些地方蓬勃开展,热门科技馆节假日一票难求,火出图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不少科普博 主成为流量大V。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2024年,我国公民具 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37%,比2020年提高4.81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与近些年势头强劲的科技创新相比,科普这一“翼”仍相对较弱:高质量的 科普供给相对匮乏,科普人才队伍薄弱,科普主体单一…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 们要以更大力度加快补齐科普工作的短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科普工作,内容为王。在丰富高质量科普内容供给方面,尤其要做好针对大学生、青年科 研工作者等科研队伍后备军的科普。这一群体是未来科技创新的“种子选手”,他们需要的不 是传统的通识教育,不是浅层的知识启蒙,而是对学科前沿、交叉领域、颠覆性技术的系统性认 识,是能够穿透学科壁垒、衔接研究热,点的“认知导航”。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 口等前沿技术加速涌现的当下,做好面向科研后备军的科普更显重要而紧迫。未来,我们仍要 重,点研究怎样更好地将前沿高阶科普深度嵌入科研人才培养链条,让知识传播与学术创新形 成共振。 高质量科普需要高水平科普人才。现在,我国科普人员总量仍然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科 普创作人才短缺。根据2023年度数据,我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216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 仅29万人。为加快科普人才培养,可通过设立科学教有等专业、试点培养相关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等,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