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5923

中考专题 议论文专题复习——论证方法 课件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220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中考,议论文,复习,论证,方法
  • cover
(课件网) 【2025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 议论方法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方法指导 03. 小试牛刀 04. 真题演练 知识梳理 章节副标题 01 (1)第 ×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第×段中××句子运用了××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分析文中 ×× 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5)文中引用 ×× 的事例 / 名言有什么效果? 论据方法的判断 论据方法的分析 一、常见设问方式 举 例 论 证 1.定义:通过列举(真实)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2.标志:“如”“比如”“例如” “譬如”等。 3.答题格式: ①列举了……的例子(概括事例), ②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则写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③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 “格竹子” 的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二、论证方法知识梳理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1.定义:常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科学原理等。 2.标志:“……说”“俗话说”、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 3.答题格式: ①列举了……的名言或俗语, ②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则写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③使论证更概括深入,更具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敬业与乐业》中,引用孔子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证了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的观点。 二、论证方法知识梳理 比 喻 论 证 1.定义:把抽象的道理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表述,便于理解和接受。 2.标志:“如”“好像”“是”等。 3.答题格式: ①将……比作……, ②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则写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③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富有趣味性。 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将 “天生才干” 比作 “自然花草”,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对人天赋的作用。 二、论证方法知识梳理 对 比 论 证 1.定义: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论证论点。 2.标志:“相反”“反之”“但是”等词;反义词;有正反两方面的内容 3.答题格式: ①将……和……加以比较, ②突出强调了……(如有分论点,则写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③使论证更有力,让人印象深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将舜、傅说等在困境中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与那些在安乐环境中沉迷享乐最终灭亡的人进行对比,突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二、论证方法知识梳理 方法指导 章节副标题 02 典例1:(2024·山东潍坊)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代生 ⑥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但每个时代的特点并不相同,这在古文字的形体演变和记录中有所体现。中国文字的发明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文字的使用与农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谐,等等。战国时期的文字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极大不同,其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 文中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真题为例·方法指导 典例1:(2024·山东潍坊)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代生 ⑥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但每个时代的特点并不相同,这在古文字的形体演变和记录中有所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