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7458

9.1科学立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共29张ppt+1个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3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80230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内嵌,ppt+1,29张,必修,科学
  • cover
(课件网) 9.1 科学立法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全书逻辑 依法治国 (第七课) 法治国家建设 (第八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九课) 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 根本保证 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课、第二课) 怎么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三课) 第一单元 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国体 (第四课) 根本政治制度 (第五课) 基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 本质特征 根本保证 坚实基础 坚强保障 根本保证 坚强保障 坚实基础 全书逻辑 探究:电影《第二十条》以昆山龙哥反杀案等现实案例为原型,讲述了对正当防卫的判定,结合教材和视频探究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科学立法的内涵 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反复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这一新的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衡量标准,对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原因: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一 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科学”性———即立法质量。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科学立法的核心 2.内涵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有法可依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 科学立法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合作探究 电影《第二十条》讲的是刑法中的“第二十条”,比如2017年报道的于欢案,2018年报道的昆山于海明案,2019年报道的涞源反杀案、福州赵宇案、杭州盛春平案,2020年报道的丽江唐雪案等等。 这些当事人涉及的案件结果都因刑法第二十条发生改变。于欢从无期徒刑被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涞源的王新元一家三口、盛春平、唐雪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赵宇被确认为见义勇为。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句话“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2024年3月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原则的? 探究提示 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有法可依 良法善治 3.科学立法原则(要求) (1)从立法的方向上: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合法、正当权益)。 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原有刑法的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