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复习要求 1. 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2. 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3. 能利用离子积与溶度积常数的关系判断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情况。 知识体系 考点一 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常数 一、 沉淀溶解平衡 1.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_____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沉淀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2.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 3. 特点(同其他化学平衡):逆、等、定、动、变(适用平衡移动原理)。 二、 溶度积常数 1. 溶度积表达式 AgCl(s)Ag+(aq)+Cl-(aq) Ksp=c(Ag+)·c(Cl-) Ag2S(s)2Ag+(aq)+S2-(aq) Ksp=c2(Ag+)·c(S2-) (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 溶度积和离子积 (1)溶度积常数和Qc比较 以AmBn(s)mAn++nBm-为例: 溶度积(Ksp) 离子积(Qc) 含义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表达式 Ksp(AmBn)=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_____ Qc(AmBn)=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_____ 应用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②Qc=K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③Qc<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2)Ksp的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度积与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关系: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应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溶解能力。 ②外因:仅与_____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3. 溶度积意义 (1)利用Ksp判断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 ①组成相似的难溶物 已知:常温时,AgCl、AgBr、AgI的Ksp分别为1.8×10-10、5.4×10-13、8.5×10-17。将0.001 mol·L-1 AgNO3溶液分别滴入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KCl、KBr、KI溶液中,先后沉淀的物质分别是AgI、AgBr、AgCl。 ②组成不相似的难溶物 已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将0.001 mol·L-1 AgNO3溶液分别滴入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KCl和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Cl沉淀。 (2)利用Ksp求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比值 向含有Ca2+、Mg2+的某MnSO4溶液(pH约为5)中加入NH4F溶液,使溶液中的Ca2+、Mg2+形成氟化物沉淀。若沉淀后上层清液中c(F-)=0.05 mol·L-1,则=100[Ksp(MgF2)=5×10-11,Ksp(CaF2)=5×10-9]。 (3)利用Ksp计算溶液pH(或沉淀离子的pH范围) 已知:室温下,Ksp[Fe(OH)3]=1×10-37.4、Ksp[Mn(OH)2]=2×10-13,某c(Mn2+)=0.2 mol·L-1的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Fe3+,欲使溶液中c(Fe3+)<10-5 mol·L-1,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3.2~8.0。 (4)利用Ksp求化学平衡常数K 已知:常温时,Ksp(FeS)=6.5×10-18,H2S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1×10-7、Ka2=1.3×10-13。在弱酸性溶液中,FeS(s)+H+(aq)Fe2+(aq)+HS-(aq)的平衡常数K=5×10-5。 【易错辨析】 1. 相同温度下,Ksp小的电解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电解质的溶解能力小。( ) 2. 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Ksp表示。( ) 3. 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电离出的各个离子浓度均相等。( ) 4. AgCl难溶于水,所以将AgCl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不含Ag+、Cl-。( ) 5. 取两支试管,一支加入NaCl溶液,另一支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I溶液,分别加入同一AgNO3溶液,可以通过产生沉淀的顺序来验证AgCl和AgI的Ksp大小。( ) 类型1 Ksp的有关计算———单一溶质溶液 1. 常温下,Mg(OH)2的Ksp=1.0×10-11,在c(Mg2+)=0.01 mol·L-1的溶液中,当Mg(OH)2刚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若要使其沉淀完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