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讲 化学工艺流程 复习要求 1. 认识化学在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2. 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体系 考点一 化学工艺流程基本框架结构 一、 流程基本结构 二、 框图中箭头的含义 图1: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投料),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产物、副产物)。 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 图3:返回的箭头一般是“循环利用”的物质。 三、 解题思路 1. 审题干:明确原料、产品和杂质。 2. 审信息:寻找信息在流程中的作用;寻找信息与某设问的对应关系。 3. 审流程:明确四线(产品线、杂质线、试剂线、操作线)。 4. 审设问:看清问题,规范作答。 (2024·吉林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 离子 Zn2+ Cu2+ Cl- 浓度(g·L-1) 145 0.03 1 A. “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 B. “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H2↑+2H2O C. “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 D. 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 考点二 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的预处理 【易错辨析】 1. “水浸”时适当升高温度和搅拌有利于加快浸取的速率。( ) 2. 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菱锌矿焙烧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ZnO+CO2↑。( ) 3. 硫酸工业中,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可将矿石粉碎。( ) 4. 要使海带变成海带灰,需要进行的操作是研磨。( ) 5. 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CuS、CuSO4等)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如图,“酸浸”目的是将氧化铜转化为Cu2+。( ) 由重晶石矿(主要成分是BaSO4,还含有SiO2等杂质)可制得氯化钡晶体,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高温焙烧”前原料需经研磨处理 B. “高温焙烧”和“结晶”两处操作均需用到蒸发皿 C. 在“高温焙烧”焦炭和BaS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 因盐酸具有挥发性,上述流程中须用硫酸代替盐酸进行浸取 考点三 常见除去杂质的方法 一、 沉淀法 1. 调pH法 (1)如除去Al3+、Fe3+,可以_____,使其分别转化成Al(OH)3沉淀、Fe(OH)3沉淀。 (2)如除去SiO、AlO,可以_____,使其分别转化成H2SiO3沉淀、Al(OH)3沉淀。 【注意】 生成两性物质时,pH不宜过高或过低。 2. 氟化法 (1)如除去Mg2+、Ca2+,可以加入NaF,使其分别转化成MgF2沉淀、CaF2沉淀。 (2)如除去Mn2+中的Mg2+,因MgF2比MnF2更难溶,故可加入MnF2形成MgF2沉淀,利用沉淀转化除去Mg2+。 3. 硫化法 (1)如除去Cu2+、Zn2+、Fe2+、Hg2+,可以加入Na2S,使其分别转化成CuS沉淀、ZnS沉淀、FeS沉淀、HgS沉淀。 (2)用一些_____较大的硫化物(如FeS、MnS)通过沉淀转化使某些金属离子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物。 4. 氧化还原沉淀法 (1)用单质进行置换,如可用Zn置换Cu2+。 (2)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某些微粒转化为沉淀,如: KMnO4除铁: MnO+3Fe2++7H2O===_____ Na2SO3沉铜: 2Cu2++SO+2Cl-+H2O===_____ 双氧水氧化沉淀转化: CuS+H2O2+H2SO4===_____ MnO2氧化沉淀转化: MnO2+MnS+2H2SO4===_____ Fe3+氧化沉淀转化: 2Fe3++Pb+SO===_____ 5. 碳酸盐沉淀法 加入Na2CO3、NaHCO3、NH4HCO3、氨水—NH4HCO3、NH3(先)+CO2(后)等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类型 离子方程式 用Na2CO3沉淀Zn2+ Zn2++CO===_____ 续表 用NH4HCO3沉淀Co2+ Co2++2HCO===_____ 用NH4HCO3—氨水沉淀Mn2+ Mn2++HCO+NH3·H2O===_____或Mn2++HCO+NH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