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 1.(2025八下·诸暨月考)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速度公式 B.水分子结构 C.斑马线 D.足球烯结构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 A. 为速度计算公式,反映的是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合题意; B. 为水分子模型,故B不合题意; C. 为道路交通标志,不属于模型,故C符合题意; D. 为烯分子模型,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5八下·诸暨月考)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产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磁悬浮列车 B.电话机 C.指南针 D.电磁起重机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机械的结构分析判断。 【解答】A.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底部和铁轨上都有电磁铁,利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空中,故A不合题意; B.电话机内的听筒,当电流经过听筒线圈时,线圈变成电磁铁,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将电流转化为声音,故B不合题意; C.指南针没有利用电磁铁,而是利用所有磁体指南北的性质,故C符合题意; D.电磁起重机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实现铁和钢的分拣,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 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触笔尖金属体 C.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换灯泡 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 【答案】D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1)生活用水是导体; (2)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部分; (3)更换灯泡时,应先切断电源; (4)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解答】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若接触笔尖金属体,容易触电,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由于灯泡上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治措施,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D。 4.(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构成单质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 A.图A中的分子构成相同且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可判断此图中的物质为化合物,故A不合题意; B.图B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都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不合题意; C.图C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可判断其中物质为单质,故C符合题意; D.图D中都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5.(2025八下·诸暨月考)我国南海蕴藏丰富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 B.甲烷由1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 C.甲烷由一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 D.甲烷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